豫园,作为海上名园,始于明万历年间潘允端“ 豫悦老亲”式的造园。经历了明清两代的交替,战火的洗礼,同业公所的横陈,园林早已破败不堪。得益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多次用心修葺,现如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人文景象。
园中明清现代建筑风貌自成一体,却又相辅相成,不仅展现了园林发展较为清淅的历史脉络,又浑然天成地平添了景象式修复的续笔,是一次很好的建筑实践。
在此其中,园林大师陈从周可谓功不可没。
豫园的第一次修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豫园园林余存之物的鉴定和清理,即明确哪些才是真正的古建筑需要加以保留;第二阶段是清理工作,即挑选重要的、有价值的进行复原设计。
1961年前修缮新建的豫园包括了三穗堂、万花楼、点春堂的修葺,具体做法是:旧有不合适的东西通过论证将其拿掉,做减法为主,然后再根据遗痕遗迹或建筑法式进行必要的修补,直至复原。九狮轩、得意楼、流觞亭等三区都是新建的,空间安排比较疏朗开阔。
这次修复历时近5年,投资上百万元,修缮重建的同时,还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树木花草,修复后的豫园大门设置在安仁街和园的西南。除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桥划为园外景点外,全园有大小景点48处,大体可分成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内园等景区,豫园恢复了秀丽典雅的名园模样。
1986-1987年的修复主要集中于豫园东部。包括,经过仔细的加固恢复,并在苍石北面添建照壁墙,玉玲珑景观最终与明代的“寰中大快”挂起钩来,依稀明代风格。此外,在恢复旧貌的同时更添新景,如谷音涧等,体现了陈先生对于昆曲艺术的极致热爱。
从醉心造园的名门之后潘允端,到醉心园林艺术的杂家陈从周,几代人对于江南园林的几乎“山水筑梦”似的探索,让我们得以内观园林其背后设计的深意。
无论是潘允端不计成本的豪掷造园,还是陈从周有所寓新的续笔修复,都是基于对东方美学的深刻顿悟及铺陈展开,也是自我心境、自我追求的一种内在投射。
虽,园林四季的风花雪月,四季变换让人心驰神往;但,我们仍不能忘却掩藏在精致典雅背后的那段破败的历史,那些已然被高雅所取代的不堪回首。
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值得珍视,也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坚守。
豫园一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