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忧
不知道是大环境的问题,还是现在的人真的都太焦虑,身边好多朋友,孩子才刚刚落地,就开始烦恼未来该让孩子学文还是学理。
包括我也一样,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不点,会忍不住去想,要不要给她上个早教班呢?我们幼儿园要学画画还是学英语呢?
孩子的未来绝对是天底下父母们最关心的话题,我们当然希望他们可以一生平安喜乐,想要的都能拥有,得不到也能释怀,但另一方面还是担心自己的某一个决定会影响了孩子璀璨的未来。
前阵子就有朋友忧愁地跟我说:“我家仔仔后年就要念幼儿园了,你说我要不要给他上个早教班过渡下啊?上吧,感觉孩子太小了不上吧,入园会不会跟不上啊。真是烦得头都大。”
这个问题,又何尝不在困扰着我呢,如今升学、就业都如此激烈,网上幼升小都要考试的新闻也没少看,但凡是有点责任心的家长,都没办法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重视。
要不要上早教班?要不要报课外辅导班?要我说啊,咱们还是先来看看人家美国人都是怎么做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3933/f785deb3472b6294.png)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提出,何为教育?它的英文education来源于拉丁文bring out,是带出、激发的意思,它着重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探索发现过程,而不是从外到内的搬运灌输。
这本书由儿童教育达人杨瑜君和Thonking Maps 培训老师合作编著完成,通过了解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找出孩子最该培养的能力—思考力。
目前,美国评分较高的学区,从幼儿园到高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管理者,几乎都在大力推行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孩子锻炼思考能力,还在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少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习惯了在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后,思路更清晰,关键知识点记得更牢,表达、写作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孩子也更加自信了。
一、决定孩子未来的是思考能力
在今天这个知识丰盈且获取异常方便的时代,“好记性”有高科技代劳,无处不在,对人类个体来说,思考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
尤其在未来,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将越来越广泛,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觉得固若金汤,今天有用,未来也一定会有用呢?一定非灵活的思维能力莫属。
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这一代人“学好理数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们孩子这一代,信息爆炸,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学会思考,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3933/bf2e18d5a99fe5ee.jpg)
二、如何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力
思维导图是这几年才在国内盛行起来的,一种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纷繁复杂信息的一种工具。
其实在孩子思维力的培养方面,思维导图同样具有神奇的魔力。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一书中就介绍了八大思维导图,让孩子的思考“理得清、看得见”。
它们分别是:圆圈图、气泡图、树型图、括号图、双气泡图、桥型图、流程图和因果图。
拿圆圈图举例,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尚未形成清晰的思维,他们的语言没有组织、偏混乱,那如果我们帮助他们画出这样一个圆圈图,就能很好的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思维。
比如孩子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在幼升小的面试环节,老师通常会要求每个人来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时候,圆圈图就能很好的帮孩子打开思路,自信地把自己全面地展示出来。
圆圈图可以涵盖出自己的年龄、爱好、外貌特征等等,比如爱看书、爱唱歌、短发、扎辫子、六岁这些都可以在园圈图里面展现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3933/58b765c2382ac971.jpg)
有了圆圈图里面的素材,孩子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可以侃侃而谈,同时也避免了跑题现象的发生,因为圆圈图时刻提醒他,现在要做的是自我介绍。
同样的道理,像孩子学习英语、阅读绘本等场景,同样可以把圆圈图运用进去,圆圈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定义一个概念。
画这样一个圆圈图,孩子需要独立去搜寻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个抽象概念做出定义和解释。这对他将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会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其他七种思维导图也有各自的优点啦,灵活运用好它们,孩子的思维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3933/8632a5d54acd9eea.png)
三、帮孩子爱上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固然好处颇多,但如何让孩子爱上使用思维导图呢?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认为,孩子在刚刚接触、学习思维导图时,家长的示范和引导尤其关键。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的语言,需要逐步习得,但这个习得过程通常是孩子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旁边的成人来启蒙、引导。
这里给家长们准备了三个小贴士,把握好的话,孩子在学习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学好、用好思维导图的路上也能走得更远。
1.在思考过程中,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打个比方,我们形容一个苹果可能会说:它是一个水果、苹果是长在树上的、苹果是最好吃的水果、苹果吃起来是甜甜的。
其中说苹果是水果、说它是长在树上的是客观事实;而说苹果是最好吃的水果、说苹果是甜的,就是个人观点了,因为喜欢吃苹果的人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苹果也有可能有酸的。
这就是事实和观点的区别,想让孩子爱上思考,爱上使用思维导图,这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帮助孩子搞清楚。
2.画图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很多家长可能看到的许多与思维导图相关的文章里,思维导图都是图文并茂、色彩缤纷的。但是,在孩子的实际学习、使用过程中,画出的思维导图大多数并不那么美观。特别是在低龄孩子的启蒙初期,他们还不会写字,画出的线条可能歪歪扭扭,也没有形象、精美的配图。
事实上,这是非常正常、普遍的现象,家长完全不必担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3933/b926e35ec9bba64c.png)
画思维导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整理和表达思维,让思考、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而不是为了追求美观,对思维进行美化。
所以,在孩子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请家长不要以画得好或不好、美或不美来作为评价标准,这些不必要的评价会成为孩子自由表达的负担。
3.读图很关键
画完思维导图,并不意味着思维训练就此停止。请家长切记,一定要鼓励孩子读思维导图,这才是掌握好思维导图的黄金密匙。
常常鼓励孩子去读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既能帮助孩子进一步确认他画进图里的信息,做好查漏补缺,同时,还能增强他对图上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而作为家长,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思考过程。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是照着图上信息来念,也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简单来说,画思维导图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读思维导图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两者相结合,孩子才能真正掌握好思维导图。
总的来说,对孩子来说,解决未来无尽难题的黄金密匙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思考能力。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开启孩子们的思考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