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保险,你的误区会是什么?
前几天,笔者一个朋友突然把这个问题抖给了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也着实被突然问蒙了,不过一下回想起当时自己想无头苍蝇一样投保时想到的、碰到的误区,也就一五一十的跟他说了,本次呢,也借着公众号故障时期,借由本文一同分享一下关于我们的“误区”。
在一项叫做“现代人的投资观念”的调查中,近五成的人选择“投资就是把钱存进银行并获得利息收入”,三成的人选择“投资是买股票炒收益拿分红”,而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的保险则只占据了一成。不难发现很少有人担心把钱存在银行会有风险,但其实银行存款也是通过存款保险来规避风险。
调查也能看出保险其实相对来说没有被普遍的接受,人们会选择普通的储蓄也会选择风险高些的股票,股票输个精光,也很少有人说证券公司是骗子。而作为一个不为高收益的风险回避工具的保险往往头上背着一口“骗子”的大锅,个人角度来看,原因大概是因为以下几个误区。
一、别上当了!卖保险的都是骗子!!
如果说保险业是骗人呢,那还好,全世界的人都跟我们一样心甘情愿的“受骗”,一些发达国家受骗的时间还更长一些。其实从国家的政策到法规,在保持社保的同时,国内一直在大力推行着商业保险。根据保监会(现银保监会)发布的往期数据,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3.1万亿元,寿险业务一马当先,收入17442万元,同比增长31.42%。寿险当中普通寿险贡献突出,收入达到10451亿元,增长55.34%。健康险增长67.71%,财产险同比增长9.12%。而这些增长在2017-2018年度的比率更高。
数据可以讲出一些问题,普通寿险的大幅增加,可以说人们开始突破对一般医疗险的认识,开始为未来未知的风险提前开始保障,为自己或者为家人开始思考规避风险,而国家顺水推舟进行支持,要是不看清大的发展方向,而一味相信“保险骗人”的谬论,遇到了问题,那可真是“我 骗 我 自 己”了。
二、 承诺时好好的!到时候什么都不会赔!!
站在投保人的角度上讲,当然是希望赔付率越高越好了,现实数据也是每年增高,支付宝的“相互宝”也是想要提高赔付率,那么误区从何而来呢?这一点要感谢新时代的互联网媒体,以讹传讹实在是太快了。其实能不能理赔,你我都说了不算,法律说了算,白纸黑字的合同说了算,如果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理赔或者漏看了保险合同那损失可是太巨大了。
2016年保险业累计赔付了10512亿元,增长了21.20%,同比增长1%,财产险、意外险、健康险的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4.85%,保险到期满期的给付同比增长31.26%,年金给付同比增长25.41%,以财险为例2012年的赔付率约为48.85%,而到了17年,各大公司的综合赔付率都达到了约60%,都在增长中,数据不说谎,说谎的是谣言和纠缠不休的推销员。投保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与靠谱的代理人沟通、与公司及时沟通,依法的获得及时的理赔,这才是正道。
三、别吓唬我,我可不想了解保险!!
保险人喜欢吓唬人,三句话不离病、险,太不吉利了!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心理,谁没事情愿去说、去考虑这些呢?近期意外事件、身故的新闻太多,看着让人心里难受,没人希望发生这些事情,但它们还是发生了,风险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而是以我们的行动而转移,不论好坏不论吉不吉利,未雨绸缪永远是最明智的方法。
也有项社会调查显示,四成的被调查者有过想要买保险的初步意向,但是因为不了解放弃了,大家有没有碰上这样的问题呢?其实了解基础知识远比钻误区简单的多,每个人都有权利与机会去获得社会大家庭的福利,也完全可以在其中分一杯羹。现在大众对保险的认可度不断地增强,信息载体也在变多,想找个学习的机会也变简单了,专门看书,和专业人士交流、哪怕回去细细看看曾经买过、“被买”过的保单,都是一种学习。个人认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远比听信遥远误区重要的多。
以上就是本文分享的几点误区,想想自己也是曾经对误区深信不疑,当走出来之后却发现了完全不同的状况与社会大环境,一番讲解让我这朋友也有了新的思路。随着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从高德积极地案例当中看到了保险本身的价值,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享受这块大蛋糕的一部分。
那么“受骗”的你感觉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