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写于2016年12月。整理以前的文字时,从其他平台上扒拉出来的,没留意时间。
整理过去的文字有很多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不自觉地会有很多感慨。
比如,再看考研这事儿。
说再字,是因为复习的时候就在反思总结了,后来也确实反思过。可人类发明了一个词,叫纪念日。每过一年,新闻就把某件事提起来告诉你:看,那些日子我活过呢。
谈恋爱是这样的事,高考是这样的事。考研也是。如果你的人生和我一样寡淡的话。
一般来说,大四上学期一开学就着手复习的话,四个月的集中时间,这其中,情绪有多次起伏是正常的。
如果起伏不大,那基本上就两种,一种要么是来这玩玩的,一种要么是有把握,不用怎么担心的。
我的情绪起伏不大,这倒像是在说我是第一类人。我虽不愿意承认,可却也在心底把这个当自己失败的借口、挡箭牌。
当时的情况是,我自知希望不大,虽然是玩玩,可也要认真去玩儿。所以,我假装认真地从一开始复习,直到考完试。
可能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后悔「没参与过」吧。
在做一件事儿之前,怎么就自知希望不大呢?
对啥对考试没信心呢?这就牵涉到学习能力了,说明自学能力弱。
那高中呢?大概所有人都会觉得,哎呦,还不错。反推到这里,说明高中的学习能力是环境给予的,与自己无关。到大学后,离开环境的帮助,大家回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了而已。
所以,不是到大学堕落了。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之前有人帮而已。
既然没人帮助提高学习能力,那在大学找到对策了吗?
没有。从复习考研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大四的我,复习的时候是焦虑的。
这些认知来得晚了,过去的时间窗口里有它独特的资源,就这样失去享用它的机会自然可惜。那句老话,“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得加上自己此时拥有,以后不会再有的认知前提。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如果没有什么特长、成就之类的话,自信心不强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如果家教没那么完美的话。如果做不到看了几篇文章就能将它转化为现实的话。
大学里的一个老师如果看我们没人听课,就会在选修课上给我们放《开讲啦》。记得有一期的嘉宾是周杰伦,我记得当时周杰伦在节目里的一个观点是讲,人要有一技之长。
现在想想,尤为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