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本身就意味着老。
寿命是人类生命期的最大长度,大概在110——115岁左右。
寿命的长短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等个体差异,个体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人体健康和寿命五大决定因素:
第一:父母遗传占15%;
第二:社会环境占10%;
第三:自然环境占7%;
第四:医疗条件占8%;
第五:而生活方式占60%!
健康=60%的生活方式+15%的遗传因素+10%的社会因素+8%的医疗因素+7%的自然因素。
多走路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心肺功能,从而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使机体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慢慢的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人体有长远的好处。
多走路能预防老年骨质疏松,也能够改善人的睡眠,调节胃肠道功能紊乱,还能够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人的精神面貌,使人充满朝气和活力。
睡觉质量和睡觉时间的长短能有效地帮助人恢复体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能有效的缓解身体的疲劳,使多脏器得到一个适当的休息。也可维护人的大脑帮助恢复,精力充裕的人思维通常比较敏捷,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因为人的大脑在休眠的状态下耗氧大大减少,由于大脑神经功能的储备,睡眠质量有利于维护人的大脑。
长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就行,而是应坚持科学饮食和乐观心态!
1.饮食的重要性
均衡饮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饮食。这种饮食提供的热能和各种营养不仅应是全面的,而且必须在饮食的营养供应和人体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既不过量也不缺乏。各种营养素可以保持适当的比例,相互配合而不失平衡,并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在生理条件和特殊条件下,可以实现营养供需平衡。
食物要多样化,饥饱适度,油要适量,厚度要匹配,盐要限量,糖要少吃,酒要适量,三餐要合理。
合理的膳食对身体有好处,身体健康了自然也可以增强抵抗能力,对预防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2.乐观的心态
人生在世,不生病是不可能的,关键要有与疾病和平相处的心态,尽量减小疾病对自己心态、情绪上的不良影响,乐观积极,与疾病和谐共处。
乐观的心态对身体有益,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密切相关,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事业,也能使全身充满活力,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人老心不老!生活中许多高龄老人拥有乐观心态的长寿秘诀就是实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