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复学习了薛老师的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上周谈到了一个挑动绝大多数国民神经的话题——房价。文中提到的的一个观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房屋并不向可乐那像是一种标准品,房屋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服务,它代表着不同的质量、楼层、位置、周边的设施、朝向、地段、学区等等,它周围提供的医疗服务、交通服务、治安服务,还有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每一间房,每一个单位原则上都是不一样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聪明如你,一看就明白了吧!没错,现如今,房子的功能早就不止是居住了,而是一套综合的服务,甚至是一笔可预期的投资。
这就是保险重要的功能之一:买卖风险。
首先,房子、土地,历来就被中国人认为是根,是一切的基石。经历了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对于土地的依恋之情不言而喻,农忙之后一家人回到饭桌前聊的家长里短又是多少人的天伦之乐,房子给了我们家的安全感。衣食住行,住就是其中之一的基础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分层模型中处于温饱层面的底层需求。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以前的父母可以轻而易举的说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现在呢?基本上已经很少听到了,只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儿女们越来越不按照老一辈的经验行事了,慢慢的他们控制范围只能退缩到的房子,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多丈母娘要房子才肯嫁女儿的社会现象。
面对变化的不确定性,人的本能是抗拒的,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做预测,寻找确定性,想要夺取控制权,本质也是为了“确定性”这三个字,就是安全感!
为什么要唠唠叨叨的讲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废话呢?因为这是大多数中国人买房的感情基础,就像一道魔咒,太多人深陷其中了。年轻人都知道租房子住比买房子住要划算的多,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微薄的工资的时候。可现在的长租住房市场并不成熟,更不规范,比起未来可能会流离失所这种不可控的巨大风险而言,天价买房子就变成了一个虽不划算但可以接受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对于要生儿育女的女性而言。
房子,这份保险实际上买的是未来居住的稳定性,买的是生活中可预期带来的安全感。
《一家的温馨时刻》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尤其是当今社会环境下,财产的多少是个最简单区分人群的一个指标,拥有财富也是成功人士的象征,而最能体现财富其中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房子。房子的地域属性与高房价自动的形成筛选出了“成功人士”,由地理位置和日常生活社交带来的集聚效应形成了所谓高端人群的生活圈。
其实用不着提及房子或小区的那些硬性指标,就从邻居的公共道德,小区里的人文氛围,散步时聊天对象的认知水平等等软文化都可以充分体验出“高端小区”的价值。“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跟谁在一起”,在社群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相信谁都不会轻视这句话的分量。
于是,房子也就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也成了底层大众时常仰望的对象。传统中国人要成功,要衣锦还乡、建功立业的心态,都在鼓动着大家削减了脑袋挤进成功人士的圈子里,已谋求发展摆脱穷困。
对于孩子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环境,在幼年时期接触到的人和物随时都在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就像是盖房子起高楼时打的地基一样,根正苗红对于孩子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高素质的人群中成长,不仅可以收获高质量的人脉资源,也相当程度的保证孩子成长的身心健康,此等价值更不可估量。关于落后,国人都有着记忆深处的痛,而担心落后与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又愈加加剧了社会的分层,顺便又抬高了房价,这是个正反馈的机制,停不下来。
房子,这份保险实际上买的是未来自己和孩子发展的可能性,买的是身边的人脉资源,买的是避免衰败的风险。
《四口之家》在如今的制度下,在户籍、学区等等政策影响下,房产早已成为了一笔投资性质的保险,当年的温州炒房团不过是率先发现了它的投资价值罢了,不知还有多少人向我一样为了这份保险在拼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