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总感觉“书法”和“渊源”两个词是有点大的,让我甚至有点不太敢用,但是似乎也没找到更合适的词,暂且用着吧。
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和“字”有了扯不开的关系。
那时语文老师说我的字好看,有笔锋。然后出黑板报的任务也我的一份了。其实我开始也并不觉得自己的字有多好看,只是,慢慢地同学们也认为我的字好看,孩子们总是爱跟风的,我自己也开始颇以为自豪了。
初中时,班级要上交书法作品,因为老师的一句,“有毛笔,自然会写毛笔字了”,而硬着头皮接下任务。放学后便到一文具批发部,问有没有“宣纸”,果然有。回家裁成两半,写了两副“作品”。斟酌一番后,选了一幅带到学校去,同学们看到我手里卷着一筒纸后,围过来好几个人,嚷嚷着要看。下课后交给语文老师,她安慰我几句,“可以的,已经很好了”。只是我真的不确定,我的那副“作品”会不会也像另一个同学的一样,被语文老师“丢进垃圾桶里了”。
后来,我接触到了网络购物,不知怎么知道有水写布这个东西。就网购了一套,对着水写布上的基本笔画练起来,很明显,始终不得其法。作罢。
高考后的暑假,在家闲着无聊,自己又在网上找到书法的教学视频。对着教了一会儿,似乎有点效果,会了几个笔画。却不知道如何连起来。再加上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是再无下文。
上大学后,在书画协会了解到有一个大三的学长在办公益班,就参加了。后来因为时间冲突,协会几乎没去过,但是书法班却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大二,快一年半了。
起初我们是练篆书,这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入门,真正地开始练字了。周五晚上和周日下午各三个小时。自己本来就是慢性格,加上学长的要求是精练,刚开始可能3个小时只练一两个笔画,后面一晚上能写两三个字。
一学期说起来好像并不长,各种放假,加上自己有事请假。最后篆书似乎只写过10来个字。便开始了第二个学期的隶书之旅。第二学期更忙了,练字时间压缩地不能再压缩。
到如今大二,时间才宽裕起来,练字的时间也多起来。和一起练的学友交流后改变了一些策略,要粗写。因为腿受伤在家修养,连着几天,抄完了曹全碑。自我感觉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时我才完全感觉到,书法真的是要靠时间练出来的。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同样学习的学友,写的就是比我好。
近期,每天晚上都会练一个多小时的字,才感觉自己似乎真正的入门了。最后,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不求有多深的造诣,只希望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项爱好,无聊时能度日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