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002——妨碍我写作的借口是什么?
因为有连续170天写作打底,我算是半只脚踏进写作了,现在写作已经成了我每天的必须,不写会心慌,不写会难受,哪怕只是写上几百字,这一天才算是没白过。当初妨碍我写作的借口是什么?说实话,没有太深的印象了,我倒记得我是怎么快速上瘾的。
回想历程,开始写作也就是近半年的事儿,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写作的念想,写作是一个和我根本不搭边的事,直到去年年底读到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
他在书中提到用写反思日记的方式来复盘每天的生活,这对提高学习和思考能力帮助很大,并且他自己每天大概需要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反思上面。我坚信这个假设是极有价值的,于是也尝试用这个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因为在生活中自己总是遇到很多困惑和无奈,比如总是被手机干扰啊,总是情绪不振啊,总是静不下心啊……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让我苦恼不已,结果使用了这个方法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我居然一口气写了170天,并且开始上瘾。
可以说,最初始的写作动机,就是为了迫切地解决生活中的“痛点”,这让我立即尝到了写反思的甜头——把遇到的问题情景和自身想法写下来,然后不断的问自己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慢慢理出克服的办法,这个过程太美妙了,乃至之后的践行都特别的扎实,因为迫切的需要验证自己假设是不是正确的。
写了两个月左右,我发现自己的每天的字数基本上稳定在一千字左右,这让我想起李笑来的写作之路,他说自己在2003年开始,刻意要求每天自己写三千字,不管写什么,一定要凑够三千字,然后就这样一直写了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我明白牛人自有成为牛人的道理,我暂时做不到每天三千字,但我居然做到了每天一千字,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走在了与牛人如此相似的成长之路上,从此萌发了写作的念想。
大概就是这样,我歪打正着得走上了写作之路。
然而不发表的写作并不是真正的写作,从去年12月29日注册的公众号,一直到这个月的10号才发表第一篇文章,这一步却走得极为拖延。可能是一想到正式的写作不能像写反思那样随意,需要做得更完美些才能开始,于是一直拖着没有行动。这期间确实有太多的纠结,幸运的是,在写作课开始的前一周,我还是开始了。我在公众号里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接受“屎”一样的开始》,我告诉自己“不完美本来就是完美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接受“屎”一样的开始】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再之后的事情就是我们一起正在经历着的了,来到写作课,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坚定得走下去。
经历讲完了,但我有一种好像自己在吹牛的感觉,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我得赶紧跑出来跟你挥手解释:“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不是在表现,而是在反思,在反思……”。在我看来,自己上瘾写作的原因反过来看可能正是妨碍写作的理由。
01 得不到写作的即时反馈
每个人写作都会有自己的目的,可能是让自己内心宁静,可能是让自己想明白一些困惑,也可能是为了写好公文,但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在写作的初期应该尽可能让行动产生正反馈,尤其是让自己得到满意的内向反馈。
师北宸老师在昨天的讲课中也提到,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那是因为持续强烈的正反馈让人欲罢不能,这个机理迁移得当,同样也可以让我们爱上那些看起来困难的事情。我正是因为体会到了每天想清楚一个问题的快感,体会到了每每搜寻到一个绝佳反思点的快感,才让自己不断的往前冲,形成了一个初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持续的即时反馈,我大抵坚持不了几天就倒下了。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一点懈怠,大约第15天左右就特别想放弃,但逼迫了一下自己,挺过来了。
02 看不到写作的长远意义
道理谁都在讲,也谁都懂,但是如果没有行动的支持,这些意义可能并不真正属于你。正是因为有了即时行动,让我体会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切实好处,我才真实地感受到了如果长期坚持写作,它将能给我带来什么?
- 提升认知能力
-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 提高感知生活细节的能力
- 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 拥有属于自己的产品
- 积累思考力和影响力
- 最自由的个人成长方式
……
这些真实的意义,让我对写作变得极为耐心,让自己愿意去慢慢积累,虽愿望强烈但也能保持克制。长远意义建立在真实的行动之上就会变得异常牢固,而以前,虽然我也老早就知道写作的种种好处,但就是无感,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有关系。
03 追求完美是拖延的根源
再没有想清楚这一点之前,任何一个小事都会成为拖延的借口,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任何一个完美的事物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非常滥的,而且必定是非常滥的,你就会淡定很多。
我最喜欢的一个比喻是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美丽的荷花就是从污浊的淤泥里来的,即便出水绽放,它的根依旧与污浊的淤泥相连,淤泥是它们生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养分来源。看呢,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是从错误、失败、混乱、残破、弱小中来的,这些原本就是完美事物的一部分。
所以最佳的行动策略必然是:“先有再好”,哪怕是你产出的东西像一坨“屎”,那不也是有了吗?只要去行动了,它必然会完善、变好……
在最开始的时间里,我们的目的不是给别人一个交待,而是给自己一个交待,因为只要你把“不完美本身就是完美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深深地烙在自己的心里,你就已经知道即便现在很烂,我最终也是能够做好的,至于别人的拒绝和不认可,那都不是事儿!
想清楚了,我们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我们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这一些都是认知的力量,而写作就是增强认知最强有力的手段,仅仅这一点,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妨碍我们继续写作呢?
以上是我对第二课作业的反思,认清这三点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投入写作,同样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法门。
- 不求完美,立即行动,想办法找到痛点,获得及时反馈;
- 在持续反馈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真正的意义,从而把它变成真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