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1TV贾主持
今天对话一位设计师,名叫jeff,三十来岁。从业十来年。让我们看看这些年,他对设计的态度及看法是怎样的?
Q:从你现在状态说起吧,面对一个设计方案,你是怎样的状态?
A:好的。感觉自己不像在大学时代或工作头几年那么爱表达想要表达的元素或者格调了。刚接触这行时,总想把积攒在心中的一些元素或造型用在案例中。
Q:现在呢?
A:现在很多时间常常在尝试通过了解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背景,寻找他们的共性,真心想通过设计去做一些能帮助到他们的事情。呵呵,有点不务正业吧。
Q:怎么说呢?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A:比如这段时间我在配合21设计软装部做一别墅软装方案。我们完全换了很以往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像设计师,而是生活体验工作者。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男主人很爱他的女儿与妻子。于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决定帮助他更立体地传达他的那份爱。同时,男主人平常时看起来很严肃,却也常常表现出天生的幽默与童真。因为这样,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推敲一些我们想要表达的元素。
Q:那你们是怎样表达呢?
A:入门口处,我们通过一幅挂画,主角是她的爱女。画面内容是她在打高尔夫。但这张画不是一张照片,而是想在后期请画师进行再次创作。通过画的笔触与颜色来烘托原有的坏境。
Q:为什么选这个主题呢?
A:我觉得这个动作很美啊!
也许没有当过父母的人很难想象,当我们陪孩子练成了一样运动或者一项技能时,我们内心是如此的喜乐!我至今还记得陪自己大女儿学会了骑自行车时的欢乐与兴奋。
这幅画的美其实含有回忆,努力及彼此的情感。
Q:哗!这个素材你从哪里拿来的啊?客户给你的吗?
A:呵呵,在他朋友圈里找出来的。
Q:他没设置朋友圈不开放吗?我看很多人都设置朋友圈不开放或者只显示最近三天呢
A:没有哦。如果是这样,我就找不到这个空间创作的最初灵感啦。其实我个人觉得:朋友圈设置完全开放的人基本是这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卖货营销的,第二种是愿意分享及记录生活的。
第三种是珍惜相遇缘分,对生活感悟较深,对生活有了坦然的状态。很明显我的这个客户属于后两种。呵呵,我又说多了。
Q:你又是如何在这些很细腻的思考中找到美感的呢?你不怕这张画会过期吗?或者随着孩子长大了,会不会有点幼稚呢?
A:其实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样东西它含有善(泛指我们的情感)及真(美学的构图规律、色彩匹配等)在里面,本身就是一种美了。
我们的玄观处选择了换鞋凳及挂衣勾等然后再通过俏皮的手法搭配了一只奶白色的米奇,让整个空间有爱、温暖及艺术的平衡。
说到过期,我觉得一般是对流行元素而言的。反而,我觉得这幅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味道。因为它不是流行的元素而是永恒的主题。
最后我想说:不是孩子长大了,看到这个场景,想起以前小时候就是幼稚。其实我们问一下自己:我们什么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候?是小时候吗?如果那时候是快乐的,那我们为啥担心幼稚呢?这也是我们这个场景所传达的另外一层意思。生活本来就需要一些童真与幽默嘛。
Q:你凭什么知道客户会喜欢你们这个方案呢?如果不喜欢,不是会浪费你们很多心思与时间吗?
A:我没有说客户一定会喜欢我们这个方案。但我们有责任把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案分享给客户,如果一味满足客户预先的想法,也许我们不需花太多时间就能完成这个工作。但我们想把工作做得更深度一些,更有价值一点。所以,付出的一切我们都觉得是值得的。这也成为我们研究情景设计法的一个课题。
Q:谢谢你的分享,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计划与想法吗?我感觉你不像是一名设计师,更像是一位跨界创作者。
A:不敢有太多想法。未来永远是一个未知数。做好目前手上的工作,把团队分工体系调配好,逐步整理一些实战课程分享给与我们同频的设计师吧。
呵呵,我是一名假设计师。因为我们公司有很多真设计师,他们天天为着每个单在尽心,尽力地细化与跟进。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很多地方依然需要完善。我只是他们的帮助者而已。
这也是一间公司分工的不同吧。不过将来不久,你会看到我们公司很多新面孔出来与大家分享的。
Q:谢谢你的分享!下次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