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 长恩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05:07 被阅读0次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里说为人处世不可以多说话,话说多了一定会有过失。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做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2022年4月26日,文联主席郭文斌在课堂上讲道:该说而不说,这就把人失了,不该说则说了就把言失了。这句话很有哲理性。

            堂兄堂弟哥俩关系很好。哥哥是行政村上的一把手。几年后,弟弟高中毕业,在哥哥的推荐下。也在村上担任了村干部。

            有一天,堂弟请来了木工。木工师傅给父母做了寿材,而且是内裹材,花了不少钱。

            村里人都奉承弟弟有孝心。堂哥觉得弟弟这件事做的过早,理由是自己经济那么困难,老人还年轻,没有到做寿材的时候,弟却早早的花去了这么多的钱。

            堂哥为了同情弟弟说:“棺材是埋到土里面的,不是给人看的,做那么好干嘛?到时候还不是被土给埋了。”

            如果不加以分析这句话,直观理解纯粹是一句不中听的话。一点也没有同情人的意思。

            弟弟听了以后倒也能想通。有些人却没有理解,坐下来议论。认为哥哥在妒忌。就这句话,哥哥在群众当中威信降低了一大半。

          这件事情说明了不该说的话却说了,这就把言失了。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典型。杨修自恃聪明,往往口无遮拦,在曹操面前一再显示自己,曹操对他很是忌恨。

            一次,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被困住,进退两难。就餐时,曹操看着碗中的鸡肋,不禁有感而发。

            这个时候,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传令众官,让大家都称“鸡肋”。

          杨修作为行军主簿,见上面传下“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停后,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你为何要收拾行装呢?”

            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国了。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而现在,进兵不能胜利,退兵恐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我断定明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慌乱。”

            夏侯惇说:“您真是明白魏王的心事啊!”就也动手收拾行装。于是,军中的诸将领都开始准备回去。

            曹操听说后,大怒,传来杨修:“你怎么敢造谣生事,动乱军心!”随即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这个故事也证明了不该说则说了,把人失了。

            堂十弟的媳妇和婆婆公公经常吵架。十弟媳妇觉得自己非常冤枉。就拿了根绳子上吊了。

          后来。娘家人请来四邻和亲戚们,为女儿讨回公道。娘家发言的人很多,说了些很不中听的话。

          堂大哥,有些听不入耳,就私语堂九弟发言。二人互相谦让。结果谁也没有发言。

            众人都认为九弟一定发言的,因为,九弟平时闲聊时,比别人喜欢说话。可是,九弟在正规场合下没有说话。

            事后,众人私下里议论:都认为九弟关键时候不会讲话,是个讲无用话的人才。

            这个故事说明了,该说的话没有说,这就叫做把人失了。

            郭老师讲: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说得越多,往往错的就越多,而且,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多嘴多舌的人,所以,做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一代人杰曾国藩,在年青的时候,就是个话很多、喜欢多嘴多舌的人,而且言辞很刻薄,所以常常得罪人。有好几次,曾国藩在席上取笑别人,结果遭到他人激烈的反讽,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有一次,在上朝时,曾国藩不经意地多说了几句话,结果引起同僚的猜忌,虽然他并非有意,但听者有心,搞得他很孤立,也很狼狈。遭遇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后,曾国藩深刻认识到言多必失的道理,发誓从戒多言、管住自己的嘴开始,重塑个人形象。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告诉人们言多必失!并指出,话太多的人,至少有以下四个坏处。

            一、话太多的人,容易出现失误而得罪人,会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假如说话之前不仔细考虑别人的想法,随心所欲说出来,必然有意无意会伤及他人。而说出去后,再也无法收回,其害处也就无法避免了。就比如年轻时的曾国藩,正是因为话太多而常常得罪人。

            二、话太多的人,容易狂傲。曾国藩曾说过: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一个人话太多,急于表达自己,实际上是内心狂傲地表现。

            一般来说,话太多的人,要么是吹牛,要么就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他人,这才按捺不住冲动,要说出来批评或指导别人。

            正如郭老师所讲,要保持谦虚低调的状态,就应该尽可能少言。多思考,少废话,多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越来越虚心。

          三、话太多的人,往往心不诚。言语一般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意见的,假如自己对这些方面没有研究,就无话可说。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只好用大话来唬人吓人。

            曾国藩认为,多言则心不诚,也是这个道理。曾国藩非常讨厌那些好说大话、空话的人,正是他自己多年谨言修行的结果。

            四、多言则易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颜氏家训》中也说: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对想要成事之人来说,严密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同治六年九月,曾国藩给淮军名将刘铭传的信中说:“古来人才,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

          “疏”则多言,“密”则守口如瓶。如果多言,透露出去的信息就会有很多,一旦为对手察觉很容易导致失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因为话太多至少有以上四种害处,曾国藩才痛下决心要管住自己的嘴。他把谨言看作是“慎”字第一奥义。

            曾国藩胞弟曾国华之子岳崧,在其父于三河镇战死时,年仅4岁,后在曾国藩抚养下长大。曾国华立志要报仇雪憾,想成就一番事业,报效国家。曾国藩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授以他成才成事的途径,其中之一是“敬慎”二字。信中说: “须从‘敬’‘慎’二字上用功。敬者,内则专静纯一,外则整齐严肃……慎者,凡事不苟,尤以谨言为先”。

            曾国藩可能是担心侄子曾岳崧像他年青时一样,多言好动,所以谆谆告诫,要学“慎”字功夫,以谨言为先。

          曾国华为人刚烈,年少时说话的确很苛刻,为此,曾国藩还特地给他取字为温甫,让他说话温和些,少得罪些人,后来曾国华性情果然大为改观。

            在东晋时代,有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叫做王献之,他是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有三个儿子。有一天王献之跟他的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到谢安那里拜访,他的两位哥哥整天谈很多世俗的事情,只有王献之只是问候几句,也不是很多话。

            三兄弟走了以后,有人就问谢安,你看这三兄弟哪个最好?谢安说,最小的这个最好,因为他的话最少。

            人们要知道,看人怎么看?少说话的人,往往他的心地不会轻浮。

            儒家孔子讲过,“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的表现一定是做事很敏捷,他学习非常的专注,学得很快,学了之后一定依教奉行,他不会讲很多话。慎于言,慎是谨慎,

          《弟子规》里讲“话说多,不如少”,一定要谨慎,讲多就错多。

            郭老师讲:一个人能够敏于事,做事很敏捷,他讲话自然就会少,因为他注重于力行,他不是虚浮停留在口头上。反之,一个人讲话讲得多,他一定不会敏于事,他讲得多肯定做得少。唯有做得多的人,他才讲得少。

            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一个人说话说得很好听,很会说话,面色、态度看起来又很懂得奉承人,使人觉得很舒服,这种人仁心就会少。

          名人的这些经典都是教导人们要慎言,养自己真诚、谦虚、好学的德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ho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