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龙应台的词风,像一个小家碧玉的少女,淡雅而不失魅力,没有华丽的描述,仅仅对生活的简单描述,却把所有的感悟囊括其中。
我只看过《目送》、《亲爱的安德烈》两本书,让我看到一个才华横溢但却落寞的女子,她的落寞来自于她的孩子、她的父亲、她的母亲。
最深有感触的是那句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再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我记事到现在,母亲都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也很少有我送她离开,看着她背影逐渐消失的场景,多的是母亲送我的场景,小学5年级开始我就开始住校,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周回家都是一次目送,可谁不是呢,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出生开始,预设的轨迹就是不断的远离……
龙应台在描述她回台湾教书报道的第一天,父亲用运送饲料的小货车长途相送,到了以后却没开到正大门,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以后,父亲说道:“女儿,爸爸觉得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接送大学教授的车子。”之后没有描述太多的感想,我迫切的想知道,从一个作家笔下,是如何描述那一刻的感情,可她却没有,给我留下深深的遗憾。因为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母亲也一样,让我心酸、感动,让我五味杂陈、让我不知所措。
初中时候,我们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是18块,当时家里拮据,18块有时候都要找亲戚朋友借,那次我跟家人打完招呼后就走出了家门,走了一会以后,母亲追着出来,递给我一小沓钱,她告诉我,这个星期是你的生日(我们是农历,当时没有手机,也很少有日历,所以小时候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哪一天生日),可以多买一点零食,我打开那一沓钱,最大的一张是5毛,只有一张,其余都是零零碎碎的1毛2毛,很多钱都被揉的失去了颜色,我极力的拒绝,最终拗不过母亲,还是收下了,我拒绝不是因为看不起这些零碎的钞票,只是那个时候的我就已经明白这些零碎的生日礼物对于母亲是多久的积蓄。
龙应台在描述父亲送她离开的场景是,看着父亲开着小货车小心的倒车,然后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车子拐弯不见了,她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在收下了母亲的礼物之后,我去了学校,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一路走一路哭,和自己的书包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