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历经时代变化,沧海桑田,依然有人会走到书柜前,轻轻拂去书脊上的灰尘,取下这本书,走进它的世界,依然有人会被这本书所传达的美与思想折服,继而警醒、震撼与感叹。孩子们读它,大人们也读它,它就像一粒钻石,不同的人看,从不同角度看,色泽都不尽相同,但同时它也有着一颗坚定的核心,牢牢地抓住人类之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所以经典使自己成为了一种文明的声音,一种既富于民族性又富于国际性的声音。
在我的生命中,第一次接触的经典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共分100条建议,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时,心中并不以为然,它朴素的外表和16开的装祯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也只是偶尔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过引用的句子。可以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是怀有轻视心理的。
翻开扉首页,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几句名言,其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读教科书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们在备课时总是说要备学生,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怎样叫备学生,是不是叫学生过来问他问题,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备学生”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熟悉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习惯,掌握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来探索学生将会怎么学,从而制定出教学计划。
《给教师的建议》共100条,分为以下几个主题:自尊心、信任、评分、两套大纲、自动化读写、交集点、思维课、直观性等。从这些主题阅读中,我深深地被苏老师博大的教育情怀所感动。苏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家,基本上思考了基础教育领域涉及的各类重大问题,所以,每一个教师很容易在其中发现自己原本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强化自己思想的倾向性。我在读“自尊心和信任”这些章节内容时,正好班里有几位问题学生,他们劣迹斑斑,经常犯错误,几乎每天都有老师或学生来告状,科任老师甚至直呼教不了这样的学生,其它学生也对他们避而远之。他们也索性破罐子破摔,整个班级被他们几个搞得乌烟瘴气。
我想,这些学生都有问题,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我要搞清楚,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于是我找他们谈心,去他们家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周末带他们出去游玩,我充分地信任他们,跟他们拉近距离,这几个问题学生看到老师并不是要惩罚他们,并不是要抓他们的小辫子,是真心想帮助他们,他们心理的防线开始放松了,把心理话都跟我说了。综合起来,他们内心是很向往做好人的,只是由于同学嘲讽,老师也冷落他们,甚至把他们当成空气,这令他们脆弱的内心受不了,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不断地来挑战老师的底线。搞清楚了原因,我跟他们约法三章,尊重他们的选择,慢慢地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要慢慢地减少。人心都是肉长的,由于我充分地信任和尊重他们,他们很受感动,一周内改了许多。苏霍姆林斯基循环学说得很清楚,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大写的我的存在,每个人都希望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跨入卓越,真正激发每个人内在的尊严、成就感。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完全可以当作中小学一线老师必读书,这本书堪称一座活的教育学宝库,蕴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源源不断地滋养后人。我从这本书里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疑难杂症,我就及时请教这位无形的大师,这让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