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长城,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但如果要是跟英国人提起来,他们还会说出另外一个答案,那就是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全长不到八十英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它的意义非凡,不仅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遗址,而且还被认为是帝国的尽头,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拔高到这份上还是有点看头的,哈德良长城也确实不一般,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就写了一部同名著作《哈德良长城》,为我们拨开围绕在它四周的重重迷雾,从传说中筛选出事实,穿越回古代罗马的极盛时代,重新审视“五贤帝”的文治武功,走近那些曾在长城上生活过的士兵与平民。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废黜皇后郭圣通后,又将皇太子刘彊废黜,改立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而在遥远的不列颠,罗马军队入侵了,并在多次战争之后,稳固了这块新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甚至不列颠的土著们,也开始过起了罗马式的文化。
然而,罗马人控制的范围,只限于今天的英格兰地区,再往北的苏格兰人则坚决斗争,双方反复拉锯,罗马人最终还是服软了。
到了公元117年,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即位,此人跟之前拼命扩张的皇帝不同,他主动停止了东方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积极探索包括不列颠在内的北部边境问题。
公元122年,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发现罗马人继续进军很困难,就下令在泰恩河口和索尔威湾一线修建长城,把已经占据的地盘保护起来。
皇帝的话大家不能不听,而且这也比跟苏格兰人作战牺牲要好得多,经过罗马军团吭哧吭哧地干了五六年,到公元127年左右,哈德良长城顺利完工。
当时,哈德良长城附近分段驻扎了大批罗马军队,在这样的阵势下,北边的苏格兰人自然是进不来了,但罗马人也不好再往北拓展了,实际上是罗马人的一种防守措施。
不过,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情况变得很不妙,作为北部边疆的不列颠更是受到冲击,哈德良长城的沿线驻军被削减,控制力进一步下降。
随着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对军队的改革,守备哈德良长城的军队不再机动作战,反而方便了北边的敌人。
公元368年,皮克特人攻破哈德良长城,不列颠尼亚行省的状况更加恶化。
其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军队被抽调到大陆上作战,罗马人对这片土地采取了放弃的态度,哈德良长城也被废弃。
罗马人走后,不列颠岛先后被丹麦人、诺曼人征服,哈德良长城的部分堡垒遗址继续修葺使用,还有大批石料被拆下来修建城堡、修道院、教堂等,甚至还被用于铺设军用道路。
直到19世纪,英国考古专家发现了哈德良长城的少数断壁残垣和残存的基座,才真正开始保护起来;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德良长城》由点及面,探索罗马帝国的边境生活,还有数十张精美插图、实拍照片,图文并茂,提供更轻松直观的长城探索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