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夜班,今晚又夜班,为了省点油费,就没有开车回老家,白天就去泡图书馆。
图书馆里有许多图书阅览室,我喜欢去外借室,那里除了可以在里面坐着阅读,还可以外借。
每天都有许多人,年龄层次不同,比我年龄大的爷爷辈出指可数,像我这样子的妇女更是不多,大部分是青少年,初中生和高中生都在认真的学习,摘抄。
我上午就来了,选择了老地方,靠墙的长软椅,我觉得这是贵宾级的位置被我选到了。
1.选书
图书馆里上写天文,下写地里,写男人,写女人,写皮囊写心里,什么书都有,选书很重要。
有些书不值得一看,我们不用浪费看一本好书的时间去看一本不值得看的书。
什么书是好书,我不敢说,我只能说选我觉得好的书,那些名人名书我觉得值得看,而且值得看两遍。
2.看书
今天我选了一本贾平凹的《带灯》看。
贾平凹写铁岭,我想起了北大网红李雪琴也是铁岭人。《带灯》里面的人物名字,我觉得又容易记又好玩,代人上访的王后生,拉布,元黑眼,还有主人公萤,她觉得“萤虫生腐草”,而萤火虫自带一盏灯,所以改名为带灯。
里面有许多活络的语言,极其贴近生活的比如,我把那些一句话读了好几遍,恨自己不能过目不忘啊!现在只记得书中主人公带灯有了心思,低头走路,“低头也是有好处的,捡到许多小刀和橡皮”。
“小刀,橡皮”一下子成功的把我的思绪拉到小时候,八十年代。
鼻子里闻到面包的气味,鼻子指着我看向前面的同学在吃面包,呀!都到饭点时间了,怪不得有点饿,孩子们静悄悄地,陆陆续续的走了。
我一本书看完了,去换一本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地垫上有一本书下压着小纸条:“下午还来,请不要动,谢谢!”。还有一本书下压着:“回家吃饭,等会儿就来,请不要动,谢谢!”多么可爱的字条,多么直扑,纯真的孩子们。
这里都是爱书的人,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权衡利弊,没有嫌贫爱富,有的是一群爱阅读的人,虽然陌生因书而聚集在一起,安静的共同进步。
我来之前买了一碗面,准备什么时候饿了就去外面吃。
下午,身边坐了一位花裙子,一坐下我就闻到一股太阳爆晒人肉后的肉腥味,腥味直冲鼻子,突然想起来某视频上播放的瞧不起农民工。在工地上劳作,爆晒后的农民工身上肯定也会散发出这种肉味,让那些城里人受不了了。
过了一会儿花裙子起身让一位黄汗衫的少年坐下,原来花裙子是提前来占位的,少年坐定,我又闻到一股馊味儿,那是流汗后的肉馊味儿。
眼睛离开书本,抬起头看了一下这对母子,一看就是算小(勤俭)的母亲,调皮的孩子。花裙子一脸斑,头发很随便地用一个发箍箍着揪在一起,额前和脑后都有零散的长发,显得有些邋遢。少年戴着口罩戴着眼镜,笔笔直直,和母亲小声嘀咕着,母亲走了。他去书架拿了一本书看起来。
鼻子不时闻到馊味,我往侧边挪了挪,继续看带灯给元文亮发信息,把元文亮当成了知己,贴心的人。
半下午花裙子来了,少年一看吓一跳,赶紧把手中的书放回书架,花裙子小声怒斥少年,少年不知道躲哪个书架旁看书去了。
隐隐觉得花裙子对少年的控制,这是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萤火虫遇上玻璃镜,有的闯啊。
这里的书自然都是健康的书,可以畅阅,花裙子没必要约束孩子阅读,该放手的要放手,更没必要让孩子读她觉得好的书。
优秀孩子背后都有用心的父母,父母的托举方式不同,孩子未来的成长走势必然会拉开差距。
3.还书
快到四点半了,我收拾收拾准备去接班了。《带灯》我还没有看完,我也不记得在哪排书架上拿的,我想把书藏到一个书架的角落,下次来了就拿,想想,还是算了吧,方便管理,哪一排书架放哪一种书,不能把书乱放的,还是把书递给了管理员,请他帮忙归还到原来书架上。
大不了,下次来花点时间找一下,或者问一下管理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