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长假难得回北京一次,特意去看望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
吃饭期间,师父突然很认真的对我说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玉树,有很多贫困的孤儿和孤寡老人,以前他是每年回家,自己想办法募集资金帮助他们,前不久一位居士听说此事,向他提议,为何不组一个群,发动更多的弟子一起募捐呢?
但师父想得更加深远,他希望如果有这样的群,是可以为平时工作很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个【日行一善】的机会,每人每天只要固定捐助一块钱即可,也不会形成负担。
我一边听师父介绍,一边惯性启动『夹飞镖』模式——正念察觉自己同步冒出的念头。
我的第一念是:
“每天都转钱好麻烦,我工作那么忙,忘记了怎么办,还不如一周转一次或者一个月转一次。”
我向师父坦言自己的困惑。
师父慈悲的说:“确实群里很多人很忙,容易忘记,想起来再一次性转都没有关系。
而这个群的意义,就是祝福大家每天都可以至少升起一次菩提心。”
入群坚持几日,不得不赞叹师父发起的这个活动背后用意: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念就是善念,晚上回向静心;
『热情易生,恒字难写』,是不是可以每天保持那颗喜心,并耐心坚持呢;
因为红包看不出多少钱,不会比较,也不会升起高下心;
时间长了,会不会开始盘算,有了得失心;
是否会不自觉心生某种优越感,藏着“我在帮助别人”的虚荣心和我慢……
小小的【行善】,原来可以正念觉察出那么多心呢!
不过,要是几年前的我,做这样的事,一定只有一种“心”,就是觉得自己“又可以帮助很多人了”,那会儿也热衷于各种公益,资助贫困孩子,参加放生…… 也希望自己可以多积德,多消业,外人评价都是“这是个善良的女孩儿!”
可是自从遇到温柔开膛手琼如老师,“善良女孩儿”的糖衣包装也贴不住了,对于行善积德的更有了全新认知。
记得第一次听老师讲六祖坛经,说到这段故事——
慧能的弟子有疑惑,向师父请教:
达摩祖师当年化导梁武帝时,武帝问:“朕一生中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财物,广设斋会,有甚么功德呢?”
达摩祖师却说:“实话说并没甚么功德!”
慧能的弟子就困惑了:“哇,做了这么多好的事,为什么没功德呢?”
大师说:“实在没有甚么功德可说!梁武帝心存邪见,没有认识真正的法性。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设斋,这只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报,不可将这福报当做功德。因为功德原本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比如: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每每听到这一段,就直冒冷汗,越是正念觉察,也越发现自己糖衣之下各种妖魔鬼怪的心。
也更能理解,琼如老师为何从刚见我,就苦口婆心念叨:【修己,培德,才是根本。】
就像我加入这个日行一善群组,如果论“麻烦”,最麻烦的是师父,因为他需要每天一一点收几十个小红包,未来还要去联络走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未曾丝毫感受到师父有丝毫高高在上“我帮助别人成就别人”的心,而是师父的平等、博爱和耐心。
也真正意识到,这样的活动,真正被帮助的并不是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而是在红尘中忙盲茫的我们。让我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在惯性给自己贴金粉的过程中,用师父慈悲设计的小小善巧方法,有机会唤醒本自具足的佛性,找回丢失已久的宁静幸福。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