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
一切都会改变
上周五22个月大的孩子回国“休假”,
从怀孕以来的建立起来的家庭结构又回到原始状态,
吵吵嚷嚷的家一下子静得可怕,
好像手机初始化后什么都没有了,
急需什么来填补这份空虚。
1. 改变→焦虑
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焦虑无助,持续的低估状态甚至导致对亲密伴侣的伤害,或许有人会觉得的矫情,不是应该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吗,怎么打起来了?
对,改变没有到来之前我也这样认为,新的环境会让我们和孩子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但实际是,孩子确实是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跟原来的生活不一样,刺激她的大脑产生“兴奋”荷尔蒙去学习更多闻所未闻的事物,而对我们却是在原有生活一部分抽离出去,必须面对一份“失去”的改变。
因此,事关于改变,小到一个生活小物件的缺失,大到遭遇人生变故,改变无关大小,一旦处理不当,即使再小的改变也会让人束手无措,演变成人生的大恐慌。
而且焦虑是会传染的,如果不及时“止虑”,当你把情绪的病毒随意泼洒的时候,周围爱你的人也会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爱守护在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却换来扭曲事实的指责抱怨,想想一个原本乐天派的人,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你还会为逞一时口快而得意吗?
2. 焦虑→抑郁
我们和解后,我问他当时是什么感觉,
他说,很无助,像在一场不会醒来的噩梦中一样。
我说,你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吗?
他说,很少。
然后我告诉他,我每个月都会有一段时间处在这样的噩梦里...
足以说明,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也说明当我把压抑在心里那句恶毒的话说出口那一刹那,病毒也传播到他身上了,不是转移到,是传染,两个人都病了。
崔永元描述他在患抑郁症那段时间,一个人走在黑暗的隧道,永远没有尽头。像小感冒一样,如果流鼻涕的时候不赶紧应对,就会变得很严重。如果不及时走出来心里的小难受,发展成大难受时就很难说得清原因了。
在我读了几本关于抑郁症的书后,就满眼全是患者,而且令人崩溃的是躁郁症这种,不管你是状态好还是状态不好,都有病。
记得小学的时候跟一朋友说,感觉自己的心情总是在两个极点之间来回摆动......然后朋友不明觉厉的说:你讲话好有哲理哦。所以我就想当然的以为只有我是这样,敏感细腻不能控制摇摆的情绪,因为我的朋友都很活泼,神经大条。
后来接触的人多了,才知道,是内心接受不了这样自己,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别人,下意识的和与自己不同的人做朋友,谈恋爱......
3. 接受→改变
童年的经验早已塑造了我们看事情的角度,在遇到的危机中做同样的解读,作为自我保护机制。心理医生称之为“基模”(schemas),班奈特·高曼《炼心术》中提到十种基模:
十种心理基模
遗 弃:“会孤独到死。”
剥 夺:“我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服 从:“都听你的,我没意见。”
不 信 任:“他们老是跟我过不去。”
不 被 爱:“我一点也不讨人喜欢。”
孤 立:“我老是被排挤。”
易受伤害:“这是我的责任,但我实在没有能力掌控情势, 因此心力交瘁,分外忧虑。”
挫 败 感:“我不够好。”
自视甚高:“我很特别,所以规范不适用在我身上。”
完美主义:“每件事都必须尽善尽美。”
--班奈特·高曼《炼心术》
我的基模是“挫败感”和“服从”。“我什么也做不好,那我就听别人的吧,如果没有人来安排我的命运,我一定会陷入我无路可走的地步......" 这成了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我喜欢听樊登读书会,喜欢参加一些理财写作的培训班,他们像一根根拐杖一样让我开始试着自己走路。
可是, 我最爱的人却害怕我听了这些不再听他的话了(我的解读),一再警告我不要被洗脑,有可能是传销,这让我重新陷入“挫败感”: 厄...我真的不够好,我自己走不了。
一方面理性又不允许我这样认为: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的,你已经坚持了那么久,有那么多成功的经验,小鸟依人的家庭主妇真的就是你这辈子的定位嘛!!
生活的改变激化了内心的交战,我无法原谅爱人对我成长的任何干涉,自我否定过后,转而把怒火转向他,开始看他各种不顺眼,直到最后对他说了一句无法挽回的话“我觉得你真的很讨厌!”
当时我俩在跑步,他跑的太快了,我跟着吃力,心中埋怨一下腾起,说完之后,他一下子呆住了,我心里也很害怕,有些内疚,接着我们还是没事一样跑,但是真的变慢了,很压抑。
后来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发脾气啊?是不是我总这样把你练成忍耐的脑回路了?他说,家庭如果出了问题,家里每个人都没法进步了,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需要变得更强大。
总之,我们打开了心结,达成共识。
不好的改变转眼变成亲密关系的纽带。
原来,改变不那么可怕。
4. 方法+修行
面对突如奇来的变故,面对大大小小的改变,怎么摆脱基模,拓展人生的选项,如何真正的“适应”?
通常在改变带来的危机时,大脑的“杏仁核”会不断搜索潜在的危险信号,让人启动“对抗或逃避的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一种叫“皮质醇”的荷尔蒙,通常我们说压力过大分泌体内毒素,就是皮质醇。
皮质醇不光屏蔽掉你的自信,还会杀死脑细胞,带来各种身体疾病。所以当你感觉到杏仁核提示的危险信号时,首先平静呼吸,让身体的放松向大脑传递“并没有那么可怕”的信号,无须“对抗或逃避”,自己已经有很多次经验,这次也完全可以轻松解决。
面对改变,还有一种反应是,兜圈子,习惯寻求模式的大脑,必须搜集更多信息才能做决定,导致我们在重要事情上的拖延,做上一些跟任务无关的事,虽然可以让你暂时松一口气,却于事无补。
与其狠狠教训自己的懒惰或拖延,不如让自己接受,兜圈子只是人类面临危机时的自然反应,这是事实,不妨给自己一段时间,把所有的感受都发泄出来,但要适可而止,不要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把自己变成受害者了,就不愿再去行动了。
所以,当孩子不在身边,别人看来,二人世界真是幸福死了,可我们却一直纠缠在思念的情绪里,觉得自己是被生活改变的受害者,迟迟不肯回归正轨好好生活。
那么~就行动起来!改变自己!
美国畅销书作家頼恩在《你可以不怕改变》中用3c诀窍转变我们的看法
3C原则
挑战(Challenge):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成长的契机,我有一个很美好的未来!
把握(Control): 我能让生活和周遭一切事件好转,只要行动,我的信念就会成真。
投入(Commitment):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也能活好当下,人生有更深的意义,不仅止于生存。
——頼恩《你可以不怕改变》
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的练习,一旦你认定这就是能使你迅速适应改变的好方法, 就要一遍遍的练习,试错。
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发现,在大脑里,细胞之间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串联在一起。举例来说,就像孩子学系鞋带一样,你的大脑细胞促成一条特定的神经回路。当你练习的时候,细胞就会接通这条早已深植在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于是,你连想都不用想就能试着系鞋带,而且几乎不会消耗身体的能量。我的练习方法之一是写成功日志,每一天的战胜的都成为日后的武器。
不能忘记的是,适应改变需要更多的能量,我们必须预备备用能量。你必须好好照顾自己,否则你将无法应付变故,我们需要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危机前保持平静的呼吸,健身,阅读,祷告,旅行,甚至包括发乎情止乎礼的小放纵也能使我们的身、心、灵得到充分的加强和恢复。
最后一点是终身学习,相信知识的力量,总是依靠网络搜索的话,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连想要搜什么都不知道。
目前,我们化解了一连串的危机,也共同意识到人生是个长时间的修行,面对各式各样选择和改变的境遇,需要不断操练身 心 灵。
石榴也在姑姑家,和铃铛姐姐一起度过一段人生很重要的时光,希望,可爱的她们能把这段记忆刻在成长的里程碑上,可以回顾也成为帮助。
如果,你也在黑暗的隧道中苦苦挣扎,想要找到答案,找到出路,或许,我的经历会让你看到黑暗中的光点,你不孤单,始终与你同行.
爱你们
我的家人,我的朋友
致敬世界,活在当下,拥抱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