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笔记
来自《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的P60-P81
21页
4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
四个写作故事
身临现场--安妮·赫尔
她说:采访写作是一场难于取胜的赌博
虽然前期我们会做好采访准备,但真正到现场的时候,还是会有局促、尴尬。
这篇作者向我们分享了她在写作路上那些顺手抛光的意外。
简单归纳下,大概是这些
故事采集时:
仔细观察-揣摩看的艺术
对受访者保持谦恭的态度,不要一开始就介入主题,寒暄是采访前必备的暖身。从他们的日常啦呱开始,像摄影师一样去看周围的事物,get到现场采访的灵感。
故事采集中:
像他们一样生活: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受访者找到共鸣点,为自己的写作注入某种权威性。
捕捉当地人的俚语和个性化语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
保持开放的心态,如果身临现场无法收集你要的信息,那就随机应变去争取第二现场去搜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受访者的工作细节、生活俚语,他某个时间段和你不经意的互动......这些都是引发你写作灵感的养分。
亲身感受虽然带一定主观性,但其根本也是对所处客观环境的真实反应,属采访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和其它报道区分的界点,因为每个人对同个事件的感受角度不同,写作的切入点也是不同。
但同时,你也要时刻保持客观性,
这个度,需要在工作磨练中掌握。
表面上看,
新闻性和叙事性,有一定的矛盾性,
但聪明的作者总能将两者融合得游刃有余~
故事采集完,就剩下写作了。
好吧,其实这些大V也是认为写作是个孤单又煎熬的过程。
出口成章的背后是
成堆的资料和笔记的累积。
安妮 ·赫尔的办法就是反复地写,
按她的说法,采访之后,
你的写作就是
围绕受访者的世界构建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你可以根据采集的事实,构建多个结构架,
最后选最优。
跨文化采访--维克托·梅里纳
跨文化采访是经常会遇到的事,
作者给的建议是找到这些文化交流的场所--倾听哨位,然后找到相关负责人。
注意,不要在现场刻板拿出笔记本,
而要以学习者姿态去倾听和理解,
切忌以偏概全。
去花时间,走进陌生,强迫自己学习。
报道自己人--S.米特拉·卡利塔
按照客观性,采写报道应该要规避自己人,这篇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报道自己所属社群的经历:
首先,
通过学习对社群做更多了解
然后,
采访时,忘记所学到的东西
以新闻人的客观角度去挖其深处的连接,
搭建叙事性新闻的结构。
从现场笔记-完整底稿--特蕾西·基德尔
现场努力写下所有
可见、可闻、可触的细节,
整理出所需内容,
然后再根据主题需要删减,
最后斟酌句子到精确,汇成最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