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我给儿子买了几包怡口莲,几包薯片还有许多饼干和一些坚果。儿子看了看我采购的一大堆零食,没有任何表情地打开了一桶薯片,端着平板看起了NBA。
过年在他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惊喜和快乐,他的快乐只来源于喜欢的球星又赢得了一场比赛。
其实儿子对春节一直无感,追溯到他儿童时期,琳琅满目的零食也并未唤起他对节日的期盼。是啊,和我们那个年代不同,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想要的东西基本随时可以满足。
我小的时候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能够吃点心的时候除了哪个亲戚结婚,就是过年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称点心为果子。
那个年代过年的时候,母亲通常会称8斤白糖,10斤果子看亲戚。
白糖是8毛钱一斤,好多年都没有涨价。果子的种类有好多种,最常见的是桃酥,蜜三刀,花生粘,芝麻片,雪花酥,羊角蜜,开口笑,蜜薯条,蜜翻花,芝麻条等。
母亲从供销社里买来的糖和果子都仔细地用草纸包好了,放在帆布包里,那可不是给我们吃的,而是留着初二的时候走亲戚串门用的。
忙碌了一整年,等过完春节,母亲就会差哥哥提上10斤果子糖(4斤白糖,6斤果子)走亲戚。为什么是10斤呢?因为这个数量刚刚可以装满看亲戚用的包裹。
哥哥的包裹到了亲戚家以后就会被小心地拿到里屋,等一块吃过饭以后,先象征性地掏出两包果子和糖,然后再把自家的果子和糖拿到哥哥的包裹里。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我们家,有时候好几个亲戚会一起来看我母亲,于是,母亲在家留的果子和糖就显得特别重要,母亲要把自家的果子和糖回给亲戚。
不出正月十五都是年。元宵节之前,需要走的亲戚很多,我有姑姑,舅舅还有姨,还有母亲的姑姑舅舅叔叔。整个春节期间就是你到我家串串,我到你家转转,买的果子和糖也在亲戚之间转来转去,有时候包装纸都会蹭破了,还有的时候果子因为时间长会出油,这样的果子就不适合再拿着串亲戚了,只能打开包装让馋嘴的我和哥哥大饱口福。
我一直都想吃到我们家自己买的果子,那些油亮亮的蜜三刀,看着就觉得香酥可口的桃酥,开口笑,还有一粒一粒跟裹了一层雪的花生粘,更别提咬开以后能够淌出糖稀的羊角蜜……
可是,我们的果子被一家一家地转啊转啊,根本就不知道转到了哪里。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很贫穷,像母亲这样去供销社购买果子的不是太多,他们多数在小作坊里购买一些,勉强能够拿得出门的果子,反正都是用草纸包着,谁也看不到包装纸里裹得是什么,就连白糖也很少返回,因为红糖更便宜……
如今的我们再去走亲戚的时候,早就没有人去称散装的果子和糖。不同品牌的牛奶,饮料、成箱的礼品盒,大礼包成了标配。不知怎的,我却突然怀念起小的时候,怀念那些在亲戚之间传递来传递去的散装的果子,虽然我很少吃到自己心仪的果子,可是那些被很多双手摩挲过的果子,上面曾经保留了多少人的温度,那一包包简单的果子和糖,传递的一样是最朴素的、最真诚的问候和祝福,和它的价格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