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比往年还要美,温煦的阳光涂满大地。清晨是青绿色的,白天五彩缤纷晶亮照人,夜晚则一片澄澈。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二 晴
1.
这个冬天,我有充足的时间看书写字,伴随着的就是压力,每天的日更公众号原创,而写手只有我一个。
我除了看书就是在看剧,然后,抓破头皮般地硬逼自己写读后感看后感,连哀愁哀思的时间都没有,但还是对于日更有深深的无力枯歇感。当然,相对于让我去做的别的事,这事压力再大我也还是会做的。毕竟这是我喜欢的。
困顿中我半失眠,使劲挤出一些文字,对于辞职跳槽的看法《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并且尽早的去付诸行动》,这其实发不了到我们的公众号上的,因为我们公司的号关于读书和影视剧的。而有时候就是这样,想写的停顿在那里写不出来,手就那么不由自主的不到半小时就把这样的给写出来。随机点了首页投稿,原来是都不敢投的,原因是我知道我才疏学浅,写的一般,我原来无知无畏的时候投过好多回,当然都被拒了,后来就没有再投过。因为不管投与不投,我总是会读下去写下去的,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早上起来上班,看到提醒是上了首页,收到的第一个通知是,我上了首页了,来简书半年多第一次上首页,那个激动的,一早上坐在那里瞎激动,一边强迫自己赶紧继续想下一个主题写下去,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做。
我原来设想过,我要是哪天投了首页,一定要学会淡定不管拒与不拒,一定还像以前那样,五分钟过后该干嘛干嘛!反正据现在看,是没有做到。
2.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看完!
书中描述的是少年汉斯.吉本拉德为了进神学校,被禁绝了一切玩乐,每天从早用功到晚,严重地损毁了身体的健康。他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考试进入神学院。家长老师都对他寄于厚望,然而他患上了抑郁症,头疼,心里压抑,最后自杀了。
总有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
其实少年时因为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那处迷茫脆弱与忧愁,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这也是近几年来学校经常有学生跳楼等自杀的新闻频出的原因。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教师们固然都满怀教育的热诚,然而却是不愿意去理解少年对生命的倦怠感,甚至有如处理危险的传染病一般。
3.
据说这本算是黑塞的自传,只是他把自己拆分开来写了。
那个忧郁的敏感脆弱抑郁的汉斯最后是自杀死了,留下才华横溢的叛逆的海尔纳辍学了。在写到汉斯与海尔纳的感情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这本是耽美文啊,搞基的,那感情比朋友比父子都好,越超一切。后面看到汉斯与艾玛一亲吻就萎了(正常人一吻就兴奋,他一吻就不行了),我特么的就是认为,这是个潜在基啊,不然也算是双性恋者。
黑塞曾说:“学校生涯的初期, 我是个好学生,至少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人格,一定会同周遭发生冲撞,当这场战争开始时,我也开始和学校产生了冲突。二十年后,我才终于明白了那场战争的意义……”
我特么的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会这么平庸啊,毕竟我在学校一直和所有人都相处的融洽并友爱啊。当然,融洽的前提就是我也不常跟人来往,而是独来独往,并且不觉得孤单, 别人要跟着我,我还会嫌烦。
我的梦想就是:世界和平,朋友们都友爱互助啊!
当然前提是保持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是对我这种人来说的。
4.
不听别人坏话,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美丽的绿树叶,有的落下,有的又长出来。这有如人的命运,有人死了,有人出生。P 164
神学校算是个江湖,分派,欺负人,压制,不人道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死去,只是也没有人深究原因。
而汉斯和海尔纳就是被众人孤立的那种。
教育的目的是为什么?
看来德国也经历过,为了成绩而忽视德、智、体的培养的时代,并且也是专权专制蛮横暴躁的代表,本来学校这样文明传授知识的地方,本该是温和融洽的地方,却活生生被专制专权黑暗笼罩着。
教育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人眼界开阔,心胸开阔,态度温和,学会处理与这个世界的矛盾和解决生活的难题的?学校都是带着极端的功利性的么?
黑塞的作品很多,写的因为教育压力而痛苦的悲剧长篇有《在轮下》和《美丽的青春》,我觉得名字可以叫《少年在神学校》更准确。
5.
1932年德国是由希特勒统治的,而1932年,黑塞55岁!
那以后,黑塞也被称为“不受欢迎的作家”。只是后来,又变成了受欢迎的作家了,果然是时代的颠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黑塞获得歌德奖及诺贝尔文学奖。
时间能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要我们还能坚持活下来,就有可能见证。
所以,我们一起坚持对的,摒弃错的。
人生不过就是在不断纠错中完善自己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