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来自百度)
从清光绪25年(1899年)建有祠山庙,相传有乡民于洪水逆流中捞起一支竹筒,内藏一幅祠山画像,供之甚灵,广而传之,遂奉之为“祠山大帝”,捐资建庙,定春分为祭日,相传渐广,茅城庙会由此而来(来自百度)。
庙会主要开展祭祠山活动,每逢春分前后三天,则为大祭祀活动时段,届时物资汇聚、商贾云集,亲朋往来,胜若过年,祠庙大开,香客、观众络绎不绝。
大集会期原为三日,后拓展为农村物资交流会,前后各增加一日。原传统庙会有三年一大祭,今已取消,但每年中仍有多次小型祭祀活动。
传说中祠山大帝原为汉时治水功臣张勃,初建张公祠于安徽广德县,高淳县砖墙镇茅城祠山庙继而兴起,乡民信奉者以老者为主,谓之有求必应。
禁食猪肉、葱蒜。
风俗
出菩萨
今年的出菩萨是“大出”(规模很大),上一次“大出”还是七十几年前,村里租了九匹马,绕村走。有腰鼓队,各种各样的菩萨(骑在马上的,坐在轿子里的,走的)。菩萨是由村里各队的队长选出来的青壮年和小孩扮演的。
祭祀
那是个羊头 等着祭祀的人菩萨到的地方,人们会摆上糕,水果还有其他的祭祀品。以求菩萨保佑全家身体健康。
叫花子
过会场会有叫花子上门乞讨,有些还会用乐器,说吉利话。原来只需要两毛,后来涨到五毛,现在要一块钱了。妹妹身上没有一元的零钱,叫花子不肯走,妹妹拿了张5元的零钱,他才肯离开。
戏剧
戏剧的安排 白天的戏 晚上的戏看戏
戏台是经历过重修的,一开始比较简陋,后来村里集资建了一个戏台,增加了舞美和灯光效果。经常上演的戏有:黄梅戏,京剧和越剧。一般老人比较喜欢,会从家里扛着凳子把戏看完再回家,孩子们去玩就是图个热闹。家长往往会把孩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孩子就能看到了。小时候,爸爸也这样把我扛在肩上过。
集会一般都是进行买卖的,东西种类很多。
农作物的用具 树苗 生活用品 永远都是“最后一天” 家具 药材(真的蛇风干的) 植物 小宠物,孩子的最爱 竹子编制品 给老人补牙的服务 经常有冒牌货会场对孩子来说是天堂。
有很多好吃的
香肠 小时候常吃的石头糖 海棠糕(红豆馅) 套大白鹅(真的有人中) 钓鱼 简易版“旋转木马” 俯视图有很多玩具
晚上的各种灯饰 网红气球用爱玉的话来说,现在过得不是庙会,而是回忆。
记得小时候,逛庙会,觉得东西好多,怎么也逛不完,永远也不想回家。只恨钱不够,否则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都买一遍。现在则是有钱也不想花。觉得吃的东西不卫生,买的东西是粗劣的,玩的东西有点幼稚,看戏还觉得太吵。逛一遍,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那种感觉可以用“人生就像一个旋转楼梯,当你转回原来的方位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在的高度变了,过去与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句话表示。见过好的东西,差的东西一眼就能辨别。
甚至有点心疼这里的老人和孩子。老人永远在这一隅,买东西也只是在城镇,他们希望用最少的钱买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质量不好。孩子们一年只有几次坐旋转木马的机会,但是这些在城市里却是游乐园的标配。
不管怎么说,了解了这段历史,觉得这样的庙会能传承下来已经非常难得了。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遗产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