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好友问了我一个灵魂上的问题:“你觉得你现在上班是为了干嘛?赚钱?赚钱是为了干嘛?”
我回答:“赚钱是为了活着。”
好友反驳:“活着也没有必要赚那么多的钱啊,在家乡,或者退居二线城市,活得更舒服一点。”
好友继续灵魂反驳道:“在上海,每天的工作/加班/压力,基本没有什么个人生活(除了周末能有一点)。可是在家乡的话,工作就是为了生活。”
我一时语塞,本着在辩论中不服输的原则,我硬着头皮道:“那可能在上海,是为了让自己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好友继续反驳:“在北上广深的人还是少数。”
然后我把原因归结到未来孩子身上,然后我们就孩子的问题也进行了一番讨论。好友在讨论最后 的结论是:为什么要这么累的在上海,没日没夜的加班/赚钱/买房/养孩子,还没有个人的生活呢。
我已经无力辩驳,但扪心自问一下,我并没有想要离开上海的打算,所以挣扎着说:“那大概就是不甘心吧!”
好友思路无比清晰:“为什么会不甘心呢?因为我们的学历/经验,可以让我们在小城市比别人更容易的赚钱;你可能会说要等到有资本的时候才能享受生活,什么时候才是有资本呢?有房子有车孩子上了大学以后?那时候就60了,旅游5-7年,然后在医院穿梭10年。然后人生就结束了。”
大概是那句“在医院穿梭10年,然后人生就结束了。”击中了我的内心,我坐在电脑前想了很久,然后给好友发过去一句:“你把我辩倒了”。
我的内心遭受到了重击。
事实上,如果现在问我,要不要放弃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打包东西回家乡,我的答案是不假思索的不会。当年我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也曾后悔过为什么离家这么远,在省内读书不是也很好嘛?想回家了,周末就可以回家。
然后我就在上海待了2年后,问自己,自己内心回答,上海也很好啊,毕业也并没有想过离开。
考研的时候也想过,要不然去南京吧,南京离家乡也比上海近,后来也不知道为啥,不想去南京了,就想留在上海,所以读研还是在上海读的。
再后来,就再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了。
我知道好友也只是自己想不明白,想和我讨论一下(最近我俩讨论的问题都很深度),但没想过这个问题也真的击中了我。
完成了工作任务之后,我甚至去找了别的朋友去问,内心纠结和辩驳了很久之后,我才终于想明白了——
我是个怕麻烦的人,并且对新的陌生环境会有巨大的恐惧,当初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大约是我过完的这二十几年里最勇敢的决定,当然留在上海也包括了其他原因。我的朋友,同学,虽然亲近的不是很多,但是最起码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我认识的人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可能内心深处,也贪恋这种安全感。上海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从认识它,到接受它,到喜欢它,这个过程过了马上就要7年。大约是最好的、花儿一样的7年都有它的包容与陪伴,让我不舍得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