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隔离了三天,又进行了三天三检,终于今天放松心情,回到分别两个月的娘家,去看生我养我的老娘。
洗了头,换了新衣服,好久不见,得让老娘看几我这些天过得好。特地为老娘准备了牛奶,苹果,桃子,牛肉和中午做的油饼。象小孩子走亲戚一样,特别的高兴。
刚到海棠巷口,随后就有小狗糯糯的叫声,糯糯老远知道我回家,在报信了。
母亲赶忙从厨房里出来招呼我:回来好,回来好。我忙把带来的东西从车子上拿下来,母亲还是推脱着:不要不要,什么都有。在听到解释和埋怨声后,又会说:好好好,放在那吧。往往我们会再说补充一句:娘,我们给你拿来的东西,你一定要吃!随后母亲也会欣然接受我们劝言。
父亲在时,他喜欢把我们每个人送的物件,用日记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谁买了什么?谁谁谁又带了什么?别的孩子们来了,就会把东西拿出来分享。
这样无形中就可以鼓励和启发别的孩子的孝心和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老人需要孩子们的“孝心”。那是一种物质的满足,也是一种心灵的渴望,是为人父母的期盼和生活寄托。
孩子长大了,能为父母做点什么呢?正像《常回家看看》歌词里说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陪爸爸妈妈刷刷盘子,洗洗碗。老人不图你为家做多大贡献,只图你平平安安。
家有老娘,要常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