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其实可以写的事情很多,无奈的是本人首先词穷,后因思考的层次不够深。让我在日更的路上有些焦虑感。
今天是周一,已经有公司开始陆续上班了。所以,今天的我随着上班的节奏起床,感觉真的好困难。不起心里焦虑,也睡不踏实,起来又睁不开眼。起来与不起来都是一种煎熬,就像此时此刻的我,日更写不出也煎熬,放弃日更心里有些不踏实的感觉,也有些煎熬。
挣扎了三十分钟左右,我决定起床,起床后,开始做早餐,培根三明治,在烤面包时抹了一层黄油,瞬间屋子充满了奶香的味道,淡淡地甜,配合着窗外照进的阳光,整个人感受到了柔和的暖,一切都金灿灿的、柔和的......
其实不管选择哪一种,只要你心情好,看到的风景也能找出美好的韵味。
吃完早餐,收拾好。本来想看书,有些犯懒于是一边玩着消消乐,一边听了关于写出爆文的免费课。时长四十分钟。开始我随着自己的节奏去听,快结束时,嘉宾分享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要找到读者的痛点,这样就容易出爆款,然后用名人名言再去总结做结尾,更有说服力。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在玩消消乐的手指停顿了,空气凝结了,我的心更加的焦躁。每个人都在找痛点,那痛点是什么呢?有多痛呢?
很多人在读到痛点文的适合,会一边点头一边认可,往自己身上去找和痛点的共同点,最后陷入一种焦躁的情绪。
一篇文章有了痛点,便有了卖点,而制造的产物是什么呢?是让读者有更多的焦虑感吗?所以,为什么现在提倡多读书,多思考,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尤其敏感的人更需要有顿感力,停下几秒钟思考时间。不要人家说什么,都好像在说自己,生活如此,工作如此、就像看到标题党、痛点文一样......
生活不应该是美好的吗?外面的天气好得都可以去春游了,蓝的天,白的云,不是应该随着春风起舞吗?
什么时候我们的眼里看不见任何美好的东西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要靠着痛点才能算活着呢?然后再去疗愈这些痛点。难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吗?
不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找些美好的积极向上的暖点去写,换个角度,让更多的人爱上生活呢?
我想放下这些焦躁的情绪,于是去准备午饭,每道菜都离不开酸甜苦辣咸,我们其实吃的就是痛点,为什么感觉不到痛,因为调味料综合了这些痛点,最终变成美味佳肴。
我们不应该去不停地寻找痛点、感受痛点、让自己焦躁,让自己觉得生活给了自己委屈,然后呢?然后找到了综合痛点的特效药了吗?只是一味的认同,会让情绪变得消极,因为把一个点放的太大了,难道生活只有那几个点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2752/5a587f06fb0e1985.jpeg)
人首先要学会的是平和,然后再去平衡关系。人生就是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难过,有情不自禁、跃跃欲试还有小心翼翼、委屈求全。
一边做着午饭,一边排解着焦虑的情绪。下午困意袭来,然后睡了个午觉,做了一个长长梦,在不解中醒来。
随手打开手机,看到自己曾经看到一篇文章的一段话,因为喜欢,一直保留着这段话。已经不知道作者是谁了,这段话是这样的:
白天看人,晚上看书。这话似在调侃,实则是有感而发。因为,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看人不够认真,看书过于粗心,多少年来,在我眼里,人流如梭,神色匆匆,从未看清他们的面孔。白天看了这些喜怒哀乐不同的脸,晚上对照书本找答案,有先贤说,人心有善恶之分,自古以来就如此,不足为怪。今人说,人格尊卑有别,古今相同。于是,疑也释然,惑也释然。这才知道,书是个好东西,能给人解疑释惑,给人轻松和愉悦。原以为,看书容易看人难,其实,看书也不容易。晚上看书,书中说,学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所以说,晚上看书,白天还得看人。
我们都想写出不一样文章,可是,面对爆款,面对月入过万,就像上面那段话写的:晚上看书,书中说,学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
文章要如何写呢?我也不知道,我也很疑惑,面对月入过万的文章,读完了我也很焦躁。
现在的我面对电脑敲着这几行字,窗外星星很亮,一闪一闪,我想不如我先从亮点写起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2752/93acd6a7df1ee1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