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在投资中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在投资中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作者: 艾玛_沈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1:19 被阅读0次

    1. 女儿的选择

    女儿升中学了,这几天忙着去中学报到、参加升中衔接课程、报名中学的校队或者兴趣班。

    她说:“我进中学后,还要玩音乐剧。”

    校方要求,一旦选择一个体艺项目,就要承诺六年不放弃。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小学期间,她已经玩了6年的音乐剧了。因为比别人更加坚持,更加努力,她还得了不少的奖项。

    事实上,她五音不全,一唱歌就走调。小时候学钢琴考级,老师让她直接放弃唱音的部分。这也是她说不想再学琴的时候,我立刻同意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她能获得那些奖项,无非是因为学校的舞台太小,大家对小学生的要求不高罢了。

    我提醒她这个缺点,跟她讲爱因斯坦曾有句名言:"每个人都有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来评价一条鱼。那么,这条鱼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很愚蠢。"

    我告诉她,如果选择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一定是事倍功半的。

    我问她:“你真的要在你不擅长的点上继续六年吗?”

    她坚持自己的决定。我只好作罢,由她自己去闯了。

    玩不玩音乐剧,只是小事。只要她在其中享受到音乐和表演的乐趣,这12年 的时间也值了。

    但是,很多人却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选错了路,一直闷头向前走,而不自知。

    2. “自知之明”不易

    年纪越长,越体会到“自知之明”的不易。

    自知之明,包括知道自己的长处,明悉自己的短处,知道怎么样才算是扬长避短,并时不时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正走在扬长避短的路上。

    只有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坚持扬长避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在我的书《理财就是理生活》里,我分享过画家敏敏追求财务自由的故事。她经营一家教小朋友的工作室。这个事业已经持续几年了,一直都有盈利。她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不再以画画为职业,希望开一家咖啡厅。

    做一行,厌一行。这是常态。

    很多人本可以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获取财富,却往往因一时向往,投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意。

    很多女孩梦想开一家咖啡馆,因而放弃了自己所长,在没有任何管理和经营生意的经验时,就投资开了一家咖啡馆。好的结果是走很长时间弯路后,终于能盈利,大多数却是很快就倒闭或转让了。

    敏敏擅长的是画画和培训,这个经验已经被验证是成功了的,她却打算结束生意,期望通过完全没经验的咖啡馆来赚取收入。

    华裔行为经济学家奚恺元曾说:做出好的决策,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知识的知识”,也即需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有哪些局限、哪些知识是准确的、哪些需要质疑。

    投资界常常讲“能力圈”。我们总说要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

    可是,我们的能力圈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

    3. 能力圈,要靠实践,要稳扎稳打

    自从出书以后,很多读者,甚至身边的朋友,都会来问我,希望我给他们一些投资的建议。希望我告诉他们买哪一只股票、买哪一只基金。

    刚开始,我特别热心。对小白们,一般会推荐REITs和定投指数。不过听完这两招之后,很多人还是会继续问其他的投资方法,总希望知道越多招数越好。这个怎么样?那个要怎么投?

    其实,在小白阶段,做好一项投资,已经不错了。贪多嚼不烂。先扎扎实实把一种产品或一种策略摸熟了,再去学其他。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去拓展能力圈,才是正途。

    有些人问了很多,结果什么也没有去做。隔了几个月,又来问我。还是同样的问题,再问一遍,让我倍觉气馁。

    能力圈的建设,不能只靠了解信息。只有自己去尝试了,获得的经验,才是自己的。一直问、一直读书看股评、每天读资讯热点,只是纸上谈兵。

    一定要尝试,小幅尝试。

    不要怕,不要担心失败。只有承担了风险,才会有补偿风险的收益。

    人生很长,短时间的亏和赚,都是一时的。只要我们没有离开这个投资市场,游戏就没有结束。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能力圈。

    这是我给小白们的建议,小幅尝试,先摸熟一个领域一种策略,再去想其他。

    4. 寻找自己的长处

    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投资经验的散户,应该怎么要去找自己的能力圈呢?

    在前文《小散与机构投资者的PK》中,我曾经分析过,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散户的优势在哪里,散户又应该怎么样去利用这些优势。

    作为小散,没有机构投资者那么快、那么广的信息渠道,自然不能在这一点上与之硬拼,去追逐短期的价格上下波动,而应关注更长期的因素。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们受到绩效考核压力,为了追逐短期收益,忽略了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造成了这些优质股的低估——这正是小散能找到的切入点。

    机构投资者为保住饭碗,不得不随大流,不敢特立独行,去购买大家不看好的不知名股票。小散却没有这个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和节奏来布局,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一次逆向操作的逆袭。

    因为机构掌管着巨大的资金,单个股票的投资仓位受限了,必然要寻找大量的投资标的,对单个企业的研究深度反而不一定能超过小散。散户的资金是自己的,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机会和对风险的总体把控,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仓位结构,从而更好的抓住或避免市场的大起和大伏。

    结合自己的职场和人生经验,认真研究、深入挖掘、找准方向、保持耐心、这是我们可以找到的长处。

    5. 不要过于自信,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

    我们的弱点在哪里呢?

    行为经济学发现,人们有“过于自信”的行为偏差。

    奚恺元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问了一批上海已婚女性,让她们估计上海已婚男性至少有过一次外遇经历的人比例是多少。

    她们的估计有高有低,高的估计90%,低的估计20%,平均结果超过了50%,也就是说,她们认为一半以上的已婚男士最起码有过一次外遇经历。

    可是,当问到她们评估自己有外遇的可能性时,她们都一口否认说自己的丈夫不可能。

    另外一个例子,也挺有趣。

    研究员问丈夫和妻子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担任了多少家务活,调查结果发现,丈夫和妻子平均认为自己做的家务百分比加起来是130%。也就是至少有一方,可能是双方都高估了自己做家务活的比例。

    投资,最怕把运气当能力。

    股市太过复杂。股价的上下,是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有一些是因为规律,有一些不过就是随机事件。因果之间,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当你踏入股市不久就轻易赚钱的时候,很容易把偶然性因素导致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英明神武。

    这种糊里糊涂的赚,会让你用错误的方法继续应对未来,而且因为过去的奖励,而让你越来越大胆,从而可能在未来导致更严重的失败。

    亏损,会让你反思。尤其是在本金还不太多的时候。因为你本金不多,就算你犯了最严重的错误,也就是那么多钱,绝对金额不大。你总能通过之后的努力把钱赚回来。

    相反,等到你一路用错误的方法赚钱,本金越来越高的时候,再失败,损失有时候就会吃不消了。

    2000年,芝加哥大学有两位学者叫做巴伯和欧迪恩,提出了“过度交易理论”。理论认为,投资人总是以为自己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可以进行买入或卖出了。而实际上,影响市场的因素太多了,你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的信息而已。这样,过于频繁的交易,就会形成过多的失误。

    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人类拥有“过于自信“的弱点,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不要做远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这是我给大家在投资方面扬长避短的建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投资中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zb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