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俺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给俺提供化肥、农药,还定期到俺地里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俺地里的活干完了,又到合作社干其他农活,看小麦现在的情况,今年肯定比去年的产量高,最近帮助合作社干其他活还挣了将近800元!”在田间忙碌的贫困户张铁定说。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尉氏县小陈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以发展产业促就业,积极拓宽农村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特别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到紧要关头,怎样才能让弱劳力、半劳力户稳定增收,如期脱贫,踏上致富之路,尉氏县小陈乡党委政府以合作社为依托,从产业、就业、金融等方面多轮驱动,探索出一条“合作社+”的带贫模式。
“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尉氏县小陈乡各行政村对土地不集中、零星分布的土地进行置换整合,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合作社,实现了全乡3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全覆盖,采用合作社统一购置种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建立基地、规范管理、抱团发展的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农特产品的销售难题。
“合作社+贫困户+就业”,合作社为有劳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固定工作岗位和季节性工作岗位,固定性工作岗位优先聘用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并签订劳动协议,日工资50-80元;合作社在农忙或养殖高峰期开发季节性岗位,让有劳动能力无就业门路的贫困群众到合作社务工,日工资100元左右。目前,全乡合作社共计提供固定性和季节性工作岗位80个带动贫困户80户8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户贷社用”,尉氏县小陈乡以龙头企业担保形式,为19户不符合金融扶贫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担保,19户贫困户利用户贷社用资金40.5万元入股到合作社,构建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既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又为增强壮大合作社实力打下基础,又让贫困户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
目前,尉氏县小陈乡已实现贫困户就业全覆盖,产业叠加度达到3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合作社+”带贫模式让小陈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宽阔。(张晓奇 通讯员 陈国伟 张金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