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池畔荷花
池畔荷花,正红衣惹,雨来愁上心头。
任雨疏风骤,月色如钩。
倾落清辉满地,如白昼,夜正娇羞。
蛙声闹,惊天动地,扰了清幽。
休休。
枕箪半影,千万次惊醒,独倚危楼。
叹月摇璎珞,星照扁舟。
纵有湖光山色,空付了、惆怅回眸。
回眸处,清茶一杯,兀自担忧。
![](https://img.haomeiwen.com/i7576235/2229e3eedb355653.jpeg)
每次老师一布置作业,当天群里就会有人交上,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我对这周的作业的感受,就一个字:难!
一、难在词牌
虽然每次的词牌,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但这周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虽稍有耳闻,却竟不知道它是词牌。
本周作业以李清照为正体,全篇共95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此体为变格。如下: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宋代〕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它的难点在于一是字数多;二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多:一处对偶,两处领格,一处叠字,一处顶真;三就是不可不谈的平仄韵了。
先说字数,95个字,加上名字,妥妥的得100字了。跟简书日更要求的100字,看似差别不大,但简书是大白话,随便一说就不止100字了。词牌的95个字,对我来说差不多算是一篇小作文了。
再说注意的地方,领格是词句中的某个单独使用不能构成实意,必须带动下文才能组成完整意义的词,多为单字词。我感觉其实就是上一下四。第一字自成一节,而下四字另成一节,意义相互联贯。
最后其实也是最难的,我感觉是整篇的平仄韵律。本身字数偏多,却又不是长句,全是短句,而且忽平忽仄,实在太考验词库储存了。以后还是要多积累,要不然不但句式的平仄不好编(现在只能用这个字,因为真的不是想写就能写的),就连韵脚的字,看着韵表都不知道该用哪个。更神奇的是,仄韵脚的时候,想到的字词全是平声的,等用到平韵脚的时候,看到的有都是仄韵脚的。莫非墨菲定律如此顽强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中?……
二、难在选材
纵使我已经看到友友们看图写诗,给自己选了个还算熟悉的场景——西天取经。却依然,有点儿一言难尽……来看看我那不忍卒读的初稿吧:
凤凰台上忆吹箫•取经
遥想当年,广传经法,被观音识禅缘。
纵万千妖怪,已是心坚。
不怕离乡别苦,携白马,作别金銮。
重山过,几多险恶,一路蹇蹇。
阡阡。
这回别去,虽纵有音书,也则难传。
此去西天路,不晓几年。
唯叹天恩深泽,今结拜,兄弟情缘。
情缘在,金身得之,凯凯旋旋。
所以我特别理解蕙若老师的无语,但,它也是耗费了我n多脑细胞的战果啊,放它出来见见天日吧,留个纪念。
感谢蕙若老师在我说完再想想时的那个速度的“嗯”,让我果断放弃这个我无法修成正果的题材。
但时间所剩无几,况且新的作业已经出来了,我这个是尾巴的尾巴。我想着如果我再写不出来,或者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我就直接放弃了。又想到群里友友说有个ai自动写诗词的网页,赶快去搜了出来,想着自己投机取巧一个试试,结果,发现词牌名太有限,比我有限的认知里知道的还少,根本没有这个长一点的,而且还不能选。我我我………
没办法,看看人家都有什么题材吧,看看别的词牌都是怎么写的吧……虽然如此,不得不说,还是给了我一点灵感的,最起码想到主题了。
后来,我干脆照着原诗一句一句来了。我那可怜的脑细胞啊……
还好,终于成篇。
当我不安地发给蕙若老师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她说不行我就直接放弃的准备。没想到仙女老师回复了两个字:“可以”……
啊……
让兴奋和激动都来得更猛烈些吧,我终于在最后最后的一刻,交上了当周的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