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打开知乎,回答一个问题:
图片上是我的答案。
直到今天上午,介绍电影的视频中出现令人熟悉的画面,难以按耐情绪,我直接将进度条拖到最后,终于知道电影的名字――《海蒂和爷爷》。
海蒂和爷爷
上网查找后,果不其然,电影是根据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代表作《海蒂》改编而成。
这部小说出版几年后立刻闻名世界,被翻译50多种语言,多次被拍成电影。
我没有看过电影,无从评价。然而最近重新上映的《龙猫》,应该很少有人一点也不知道吧。
海蒂是龙猫的表姐。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正是由《海蒂》改变的日本动画。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的影响力,网络上是如何评价的?“它是一本经典的儿童文学,是一本世界性的畅销书,是一本永不过时的小说。”
01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海蒂》
《海蒂》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女主人公是一位八岁的小姑娘,名字是海蒂。父母双亡的她被姨妈送到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家,那时她五岁。
在她的姨妈和村民眼中,爷爷是个疑似杀人犯的怪人,性格阴晴不定,独来独往。
就是这样一个怪老头,却会为孙女的到来铺上带有清香干草的床,为孙女量身定做椅子,准备香甜可口的吃食。
海蒂住在山顶的房子里,每晚躺在阁楼的干草床上,凝望星空,倾听杉树被风吹过的哗哗声,甜蜜地入睡。
她的眼中,阿尔卑斯山的空气香甜可口,花草树木可爱动人,和小牧羊人彼得成为好朋友,认识许多可爱的小羊。
天真活波的海蒂,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漂亮纯朴。正是在她的热情感染下,阴沉的爷爷日渐开朗,孤独的奶奶每天有期待和喜悦。
人人都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有着世间上一切美好的品格,海蒂,就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孩童。换句话说,理想化孩童――海蒂的成功刻画,很难说不是书闻名遐迩的原因。
书的内容以地点划分,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正是前面所述,海蒂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屋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童年。
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海蒂人生成长的转折点,也是人物形象丰满的关键。
02
当我们遇到糟糕的事情时,总以为永远都会这样了,却不知道情况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海蒂》
姨妈从阿尔卑斯山将海蒂领到法兰克福给一家富家千金――坐在轮椅上的克拉拉做伴读。
两个女孩相处愉快,克拉拉的奶奶教会海蒂朗诵和祈祷,然而热爱自由的克拉拉并不习惯贵族生活,甚至想要独自回家。
家中的管家甚是不满,命令女孩不能难过。海蒂想要哭的时候,不能大声痛哭,思念之情日益浓厚,思乡之苦熬成梦游症。
克拉拉的父亲只能将海蒂送回去。
第二部分结束。
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或许让人心生喜悦,却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经历成长阵痛后的海蒂,成为悬于阿尔卑斯山上的太阳,散发光和热。
03
我们自己拥有幸福的时候,就忘了那些应该帮助的人。上帝使我们这么幸运,我们更应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海蒂》
一本书,令人难忘的或许是故事,或许是一段话,或许是一副定格脑海的画面。
还记得我在知乎回答的问题吗?
海蒂,最令我难忘的场景,一个是能望见夜空的阁楼,另一个是海蒂回到家乡后,脱掉城里的帽子和衣服,换上旧草帽的场景。
夜空的阁楼是梦幻的,而海蒂戴回旧草帽,是纯真的,是真挚的,是真善美的。
回到家乡后,海蒂的开朗和活波影响身边的每个人。为了海蒂冬天方便上学,爷爷搬下山,和村民一起生活;海蒂为奶奶朗诵,让失明的奶奶从赞美诗中看到光明;海蒂教会彼得字母表,彼得能够为奶奶朗诵;克拉拉搬过来后,身体日渐康复,双腿恢复健康,能够站起来行走……
多年后重温经典,读到小说末尾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羡慕和嫉妒。还记得前段时间,朋友圈疯转的杨超越锦鲤图吗?这本小说里,海蒂完全是锦鲤化身,就像她所坚信的,每天祈祷,上帝会为你安排好前方的道路,在对你有益的时候让你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04
想起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信仰一说,能一直流传下来的信仰,无一例外都是引导人们向往光明,向往真善美的人性。
小学读《海蒂》,留在心中的是最初的悸动,来源于人性深处的真;
成年后重温《海蒂》,海蒂身上的真善美,让人心驰神往,想要成为海蒂,想要身边的朋友是海蒂。
什么书能陪伴你一生?
对我来说,《海蒂》将陪伴我的人生,是它带给我最初的感动,永恒的真善美。
不变的天堂
这里是我心中不变的天堂。
“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复杂的世界中,《海蒂》是无信仰人的圣经。
end
个人公众号:书影星球
希望与更多喜欢阅读和观影的朋友交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