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苏轼词中的柔肠千转

苏轼词中的柔肠千转

作者: 小瘦子_be50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8:42 被阅读5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评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直固执的以为,一个不经常言情的男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才更动人,因为只有情感积压到一定程度喷涌而出才更震撼人心。无疑,苏轼就是这样的男人。

提及苏轼,我们最常用这样四个字形容他——豁达乐观,他写了太多闻名遐迩的诗词来表达他在挫折来临时的泰然处之,反而让我们忽略了他心里那一段柔肠。这类诗在苏轼诸多作品中的比重着实不多,最广为人知莫过于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因为一场梦,一场有你潜入的梦,所以注定无眠。“十年”这个词总是带有些许的伤感,或者是因为时间的无法扭转,或许是因为这个词总伴随着分离。这时的苏轼已与亡妻分离十年,往昔的音容笑貌已渐渐模糊,只有在梦里才似乎依稀可辨,生死一步之遥,却是天人永隔。“茫茫”,茫然的不是你我,而是时间带走的记忆在某一个瞬间一股脑的涌来,明明曾经最熟悉的感觉却又夹杂着一些陌生,让人茫然无措,猛然才发现,原来时间从不曾改变什么,有些感情想要不去思量却依旧难以忘怀。接下来的两句,苏轼以一个场景来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夜半露深,月色清幽,我站在你的坟前,欲言又止,终是无话可说,不是不想说,而是你已不在,更与谁人说。“孤”是苏轼的心境,“凄凉”也是他的心境,但最凄凉不是独对孤坟,而是即使你我此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了,我已满头华发,面容枯损,不负当年。这一句是诗人用了想象的修辞手法,然想象之景尚且如此,不肯以圆满结尾,心凄凄兮伤悲。

下阕以梦开头,席间沉睡,梦已还乡,而你还在。同样的小窗,同样的姿态,你手执浓黛,对镜画眉。你我相望,纵使千言万语也太过苍白,唯有泪水才足以慰相思。这一切说是梦,不如说是苏轼的渴望与想象,渴望回到家乡,回到亡妻逝去之前的那个时光。这时的苏轼不再是那个“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轼,也不再是那个“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苏轼,豁达乐观在这里不适合他,柔情千般,温情缱绻才是这时的他。然纵情深似海,也唤不回已逝之人,这明月松岗便是他年年断肠之处了。

这首词是苏轼阔别十年之后为亡妻王弗做的悼亡词,上阕写实,下阕写虚,虚虚实实,其中滋味怕是只有梦中人才能体会,我们所体会到的不过是苏轼不常为外人道的那一抹深情。

相关文章

  • 苏轼词中的柔肠千转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评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

  • 2018-12-20

    [行香子,苏轼谱] 词/冷眼看人生 月落西厢。枫露凝霜。 倚阑干,悲泪成行。 怨佳人别,愁谱柔肠。 叹离时易,相逢...

  • 词·《卜算子》·侠骨柔肠(苏轼体·中华新韵)

    五桥跨东河,碧水夹堤岸。 春夏秋冬处处逢,侠骨胸中贯。 一江秋夜寒,万户灯光暗。 悲喜离合日日观,腹内柔肠现。

  • 宋词100首

    豪放词 以"豪放"论词,始于苏轼。他的词皆写得境界壮阔,气势恢弘,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豪...

  • [杨花]苏轼和章楶(音:杰)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北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

  • 【读宋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北宋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

  • 宋词鉴赏《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

  • 《宋词三百首》73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

  • 2022-07-20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 ·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

  • 第443天(2018.05.2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词中的柔肠千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gc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