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馨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 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 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