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存天理,灭人欲
先生说:心只有一个心,不夹杂人欲便是道心,即天理,夹杂着人的伪饰就是人心,人心如果能归于正道,处于中正平和的状态,不偏不倚,则是到心,即天理,道心如果失去正当,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即是人心,即人欲,私欲。简单来说,就是不端不装,遇事时全凭自然情感的推动,不参杂一点故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情感的心,就处于中正平和的状态。名、权、财、色、闲杂思虑属于私欲,在追逐的背后,是对名利的奢望和失去的担忧,是对一己私欲的追求,失去了让心处于平和不受污染的位置,会引发事理未明、人欲占上风。
天理=去掉人欲=中=不偏不倚
人欲=去掉天理=不中=偏倚
有人问,天理和人欲如何区分?答:如果不切实的下功夫,就没有办法区分天理和人欲,需要不停的怀疑和追问,通过在事上磨练,察觉到天理。
但当事上磨练时,发心很重要,即心中生起的念头很重要,心外无物,并非否定客观事物,而是指这颗心不动心,没有动心就不会由心产生事情来,一旦动心了,产生了某个念头去做某件事,这件事由此发生,所以,我们常说用心去做事,是指发起的念头是合乎正道,正心诚意,不夹杂私心的,安心的去做事。事方能成。
在事上磨练,也就是先生提倡的格物致知,是将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万事万物是格物,推广心中的良知是致知,都是为了达到天理、穷尽天性而已。
格物=存天理灭人欲=为善去恶=行动=在每一件小事上都保持正念(格就是纠正,物就是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