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风有形状】失落的好奇

【如果风有形状】失落的好奇

作者: 番茄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00:14 被阅读0次

    实验结果毫无进展的一周,我的丧气在出门见到云的那一刻一扫而空。因为这天,云的边缘线实在很美,它有层次、厚重、复杂而不凌乱,好像可以托起一座城。

    在树丛小道上骑车疾驰,躲避没反应过来的蜥蜴,绕开在草地里捉虫的乌鸦;不去惊扰它们,享受着这和谐的相处,任树叶扫过脸颊,风吹起帽子。扶着塑料车把、穿着人造棉的我,此刻觉得和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感受让感官变得敏锐,周遭的光变成线,树叶有了脉络,蝉鸣踩着节奏,就像小学的那个我看这个世界的感觉一样。春天去“解剖”桃花,夏天把马路上的蚯蚓送回土里,秋天和朋友给困倦的癞蛤蟆挖一个土洞,冬天趴在结厚冰的河面上寻找有没有被冻起来的鱼。一切都新鲜,都有趣。

    那时最喜欢自然课,别的学科都是一本课本,自然课发的“教材”是一袋材料包。我对自然的好奇和困惑一部分可以在自然课中得到解答,而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往往放学后就可以去找那些小动物们验证(比如桃花的胚珠,鲤鱼的侧线,蚯蚓的环带之类的)。

    知识通过观察得到印证的感觉令我兴奋,我也想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新的知识。简单地说,是对周遭的好奇推着我走上了科研这条路。我不是个高产的成功的博士,但还好我的快乐不源于此(而且我相信哪怕不是走上科研这条路,好奇心也是我的快乐源泉)。

    科研工作者各有各的初心,而科学需要带着各种目的的人的合作才能全面发展。但不论初心是什么,满足对课题结果、机理原理、产品效果、大自然等的好奇绝对是科研工作者们最容易获得的快乐,毕竟发论文、申课题、名与利这样的快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他人。

    科研圈自从“不知中国知网”事件之后就变得有点“娱乐”,这周网友们更是因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事情炸了锅,评论区“人才辈出”,说:“要考研了,选清华大学还是盘龙小学?”

    很多人觉得这实在是个拼爹的年代,没想到连学术界也不能幸免,冷嘲热讽事件中的小朋友和家长。随着事态的发酵,更多有科研背景的小朋友们的项目被挖了出来。

    很无奈,很可惜,但是可以理解。举个看似没啥联系的例子,我本科实验课的一段经历。课上都是一些原理很简单的演示实验,10分钟就做完了。下周交实验报告的时候,一个同学竟然写了10多页,老师看到字迹工整、抄书抄的地方也对,再一掂纸的重量,理所当然给了这个同学最高分,而其他人都很低。第二次实验课,不出所料,课代表收了厚厚一沓的实验报告。从那之后,实验课的作业变得繁重。我没办法要求同学们只写两页纸,假设我要求了,就是为一己偷懒让整个班级“不思进取”,但其实这种“亢奋的刻苦”并没有让班级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反倒是一种消耗。

    实验报告事件像是微缩的社会现象,很多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一些无意义的内部消耗的情况(好像有个词叫内卷化)。在实验报告事件里被消耗的是我们的时间和稿纸;在科技大赛事件里,有人说消耗的是科研资源,是硕博劳动力,但是我认为更加珍贵的、被消耗了的资源,是下一代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这一代父母的压力很大,看到【别人家的父母】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5分10分地加,仿佛又回到了被【别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惧中。但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放弃酒桌上暂时的谈资,放弃好胜心和虚荣心,放弃掌控眼前每次输赢的执念,去保护孩子长远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可能更为重要。

    我知道这不容易,也知道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是如此,就算小时候再有好奇心,终究会变成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但是起码,在未来遇到打击的时候,内心有一个角落可以安放不依赖于他人认可的幸福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不会迷失自我或不择手段。

    而小时候给的这粒提高功力的药丸,不待长大可能就会反噬好奇的力量和探索的热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风有形状】失落的好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iq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