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了让心灵世界变大、变辽阔。
一,和朋友聊天,她很奇怪,你储藏了这么多课干吗?低买高卖吗?
呵呵,这年头,谁还不储藏个123456789门课?
她愣,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还真把我问住了,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定是有了问题之后,才去学习吗?
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我想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变得更辽阔。
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图景,而一个人到底有多自由多饱满,取决于他的生命图景有多大。
拿着小镇的地图,走不出省;拿着中国的地图,走不到全球;拿着地球的地图,走不出出银河系。
自由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广阔的认知空间、心灵空间供自己飞跃、俯冲、跳跃、行走、狂奔、潜行。
二,每次回老家,我就会发现自己心胸莫名其妙的变小了。
老家的人,注意力就在方寸之间,除了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值得关注。
鱼食用什么厂家的、谁家结婚离婚了、谁家孩子怎么了、今天吃萝卜还是白菜……一件小事,就能翻来覆去说好多遍,消耗极大的注意力。
如果每天入目入耳入心的都是鸡毛蒜皮,那生命必然也充满鸡毛蒜皮,也必然活成鸡毛蒜皮。
目标就是生命的素材,如果生命素材就那么一点点,怎么能把生命的丰富层次活出来呢?
三,当我们的心很大,我们面对的那件事就很小,就能举重若轻,万事轻松;当我们的心很小,我们面对的那件事就很大,只得举轻若重,负重前行。
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开阔,就是最大的目的。
善友教授的课,小时候听不懂,总觉得听了我也用不上,听个热闹没有“用”。
但实际上,善友教授的课,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他能把一个单点,还原成背后无穷无尽丰富的维度,把一个单点,讲到生物学、物理学、数学那么底层。
他带给了我们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变得辽阔了,增加了更多可能性,看待世界的维度也变多了。
由此,根因性的改变,已经发生了。
四,读书,不带功利性的读,最爽,开卷有益。课程,也是一样,我不想解决问题,我只想拓宽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