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注意应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3种自我意识匮乏者(即自欺欺人者),包括:
注定要失败之人、明知却不在意之人、
需要助推之人,防止他们耗尽你的精力、热情和幸福感。
2.注定失败之人:理直气壮,固执己见,不能或不愿考虑自己认知外的其他想法。
缺乏洞见,也缺乏获得洞见的积极性。
•努力控制自己的反应,接受无法改变的。
•重新整合,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自身的问题。
•当成既有趣又有益的挑战,提升自己。
3.明知却不在意之人: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会对他人造成何种消极影响,但依旧我行我素。因为他们真的认为自己的做法会帮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4.自恋者“认为他们比其他人优秀,也不介意当众这样讲”。
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华出众,为人正直,有最高程度的自我意识,最自欺欺人之人往往最不愿意接纳不同意见。
5.通过掌控自己的反应,我们通常比想象中更能控制自我。但有时候,我们还需要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设定底线。
而未来有些时候,如果别的招数都不管用,我们也许就只有离开。
6.需要助推之人:他们由衷地想变得更好,只是不知道如何改变。
他们通常非常善于接受信息,如果以正确方式传递信息,他们就能接受。
7.当我们真诚地帮助对方提升洞察力时,通常就能推动他们做出有力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会使我们更幸福。
8.研究表明压力与自我意识匮乏之间呈正相关态势: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越大,对自身能力、性格及行为的认识就越不真实。
9.如果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或者沮丧,一个人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做出改变。
人类会本能地去追求和谐,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与信念一致,如果不一致,他们的认知就会产生矛盾,让他们感觉不舒服。
10.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拥有“完美的”自我意识这一事实,使这段追求自我意识的旅程格外令人兴奋。
依照洞察力行事的人,拥有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情的能力。
一行精华:
注意应对自我意识匮乏者:注定要失败之人、明知却不在意之人、需要助推之人。
方法:掌控自己的反应、重新整合、自我挑战;设定底线或离开;提供帮助。
享受追求自我意识的每一段旅程。
触动,反思,改变:
孔夫子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我们在生命旅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自然也包括自欺欺人者。应该按照夫子的指点,语出真诚,点到为止,努力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同时,《论语》中还有这么一段: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也可以作为与自欺欺人者沟通的指导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