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看《我不是药神》,原因有以下几点:
1.所有人都一致好评,可能是真的很好,但也有可能是商业炒作。之前《白夜追凶》中的潘粤明,大家评价他演技炸裂,自此以后,稍稍表现好点的影视作品,都会出现演技炸裂类似词眼。如果你之前不告诉我演技炸裂,让我自己品味,这个词或许会从我嘴中说出,但是一个个营销行为中出现演技炸裂的词汇,不免有点炒作嫌疑。就好比,偶像的脑残粉,给别人强行安利自家偶像的魅力,最后导致偶像被别人厌烦。
2.被各种自媒体人过度剧透,告诉你哪里是笑点,哪里是泪点。知道这些以后,再去看电影那如果笑点时你已准备好大笑,结果个人感觉没有那么好笑,泪点时已准备好纸巾,又没有戳中泪点,心中不免会很失望。电影还是要保持神秘,才吸引人。最先看到推荐药神的大V是韩寒,接下来就在微博、微信自媒体作品中看到评价、分析。里面清楚写到这是在讲某种病症,药贵,徐峥先是倒卖药品赚钱,后来醒悟为病人着想只要成本价,后来被捕,病人求情。徐峥将代理权交给别人时感人,徐峥被捕时观众求情是泪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已被剧透这么多,个人感觉已经没有必要去看了,因为没有自己感受的那种惊喜,笑点、泪点已经提前给你指出,这可能就是剧透的可恨之处。也可以说我错过了观看电影的最佳时期,也就是电影刚上线1天,出现9.0以上豆瓣评分时,立即斩获最新鲜的感动。
3.王传君贬低《爱情公寓》。这一点我一直是很纠结,王传君我不了解,很多人说他演技好,那就是演技好吧。可是在《我不是药神》宣传期间,多次出现他贬低爱情公寓的文章,就有炒作嫌疑。在之前没有了解过情境类的美剧,《爱情公寓》一直是我喜爱的电视之一,但现在好像有点变味了。我很不想承认,但隐约感到,一向低调的王传君这次频频出现在聚光灯下,发表激烈言论,其实一举三得。
首先自己能红,能被大众所熟知,我曾听说艺人三个月不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就是“死”,如今王频频上热搜,出现在爆文中,他是真的红了,一种站在风口浪尖上红。
二是宣传《我不是药神》,热议越多,药神的知名度就越大,引起争议也是一种传播的手段,毕竟大家都喜欢看热闹,正如叶茂中在世界杯期间放置的知乎、BOSS直聘的广告,争议越大,效果越好。
三,提升了《爱情公寓》曝光度,王传君是没有去《爱情公寓》电影版,可他跟《爱情公寓》已经被观众牢牢绑在一起,但凡提到一点点有关《爱情公寓》的词汇,就会被各种娱乐资讯拿来添油加醋地报道、分析,人们也总是喜欢这样的谈资,《爱情公寓》的曝光度不用宣传,也会增加很多。王传君的言语对《爱情公寓》是有利还是无害,接下来敬请期待了。
在我眼中,这已经变成一场精心安排的商业炒作,双方互利,共生共赢。
没有了跟随剧情起伏的心情,更少了单纯的美好与忧伤,电影人,你们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