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洁白的纸页,墨黑的方块字无声诉说着作者或细腻或粗狂的情感。空气中暗香浮动,慵懒的阳光洒下,笼罩木质的书柜——安静沉默的书柜里的精灵,感谢你们陪我走过初中三年的时光。
刚入学时,每每触及那些名人名家的文章,细腻而丰盈的文字触碰心底最柔软的一隅,于是,心在悸动。
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写出这样极具韵味的文章?哪怕是几个片段也好。我自省着,自己的文笔,简单而枯燥,平淡无奇,大大小小的毛病到处都是,同那些名人名家的文章比起来,简直如尘埃,风一吹便使人再无印象。
我常因此苦恼着。但内心总有一种倔强在,于是,我开始买各式各样的本子、书籍,摘录不同风格的文字。
起初,懵懂的我读不懂深奥的文章,便从读丁立梅开始。丁立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令我敬佩。她的文章里,没有太过华丽的词藻,平凡的一字一句,却构造了一帧帧幸福的家常画,这样的感觉,让人愉悦,或许这就是她所认为的“小幸福,小欢喜”。于是,我学着临摹,用自己的词汇拼凑成幸福的花, 一点一点绽放在作文纸上。几日后,似乎没有太大成效。
我困感了。
后来,选择一些较为精深的文章去读。一天,我在读朱自请的散文《荷塘月色》时,仿佛被闪电击中,捧书的手轻轻颤动,那清新隽永的文字如此动人亮丽,定然是经历百炼后,才焕发出华美的光辉。读朱自清,我懂得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永恒,乃至生活的真谛……我终于明白了,是文学梦让我梦寐以求,我要坚持下去。
从此,我喜欢在书桌旁放一杯清茶,任茶香萦绕,手捧一本喜爱的书,在敞亮的灯光下,静读,听沙沙的翻书声,闻淡淡的书墨香,是何等惬意、舒畅!《青铜葵花》中那个天真的青铜,《范进中举》中那个喜极而疯的范进,《笑面人》中那个心地着良却被雕刻了一张“怪脸”的笑面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常在我脑中浮现……
身处文学的世界, 聆听作者们内心的独白,渐渐地,身心轻盈了,那一层稚嫩的壳也早已褪去,变得沉稳、深沉。阅读文学作品,就像旅行,带我走近大江南北,走向古今中外,它,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我的文学素养,丰富我的学习生活。
我坚持着,坚持阅读,坚持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直到成为习惯。曾经笨拙的自己,因为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收获。
追求文学的道路或许真的不容易,但因为心怀执念与梦想,更为了让文字迸发出光华。
我们都曾如此渴望过命运的波澜壮阔,但最曼妙的风景,应当是内心的淡定从容罢。从不愿追求旁人所谓的世俗,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追求便是。时常告诉自己,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爱生活。谙世故而不世故。始终在心,修建一处桃花源。一直十分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毕竟这个时候才有时间审视自己,独立思考,喜欢这般将寂寞调节得有滋有味的感觉。不爱解释,不爱炫耀,恬淡自足,喜乐自知。
在文学的殿堂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随遇而安,随心而行。不乱于心,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