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其最大的不同是之于未来的判断。
悲观主义者以为,现实不堪,是没有未来的。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希望与未来。因为他们泯灭了希望,把未来看得虚空了。甚至以为现实正在堕落,越来越不好,即使时间是流动的,正如一条河流,流水向前,可是这个趋势也不是向好,而是不断恶化。而乐观主义者,其实也是不堪于现实的,以为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不过他们以为问题总是会解决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未来向好,未来总会比今天好。他们也未必要把那个未来看得无限美好,以为没有问题了。不是,他们是坚信一点的,未来是现实问题不断解决的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个未来是会越来越好的。
这么说,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都是现实批判主义者,只是他们对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态度不同:悲观主义者以为现实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没有解决的条件与可能,而乐观主义者总是以为他是有自主力量,他是愿意投入解决问题,而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
比较而言,之于社会变革与人生态度,一者是消极的,一者是积极的。就主流思想而言,我们更偏重于积极乐观主义。这是否说,悲观主义就是无可救药的,就是站在积极人生观的反面,是要进行批判的呢?我看不是。
我反而对于悲观主义者更为同情。他们的悲观来自于现实批判,他们以为人类社会没有未来,是因为他们建立三个认知基础上:一者,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这一点他往往看的最为透彻。某些所谓乐观主义者,他们是缺乏问题意识,而且也没有积极作为要解决问题。二者,悲观主义者往往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他们尤为迫切要推动社会进步,可是因为所有的尝试都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失败挫伤了他,以为社会再无药可救。三者,悲观主义者他们往往是追求社会进步的,之于未来的需求更加迫切,他们无法解决没有未来的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所以他们最终变成一个绝望的人。
反而是乐观主义者中还有这样的人,他们把社会进步与未来放在虚空的境地,以为这是预设好的,自然而然会实现的,他并没有强烈愿望要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社会进步。中国社会文化中,在传统社会语境下,我们更加推崇所谓中庸,所谓妥协,所谓难得糊涂,所谓超然世外,等等。这种所谓的乐观主义,是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其实比悲观主义走得更远。这种乐观主义是一种极度消极的人生观。中国社会中或许存在太多这种消极的力量,直接造成社会变革的动力不足。所以,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基本是在循环往复,没有进展和革命性改变。
我尊重悲观主义者,尽管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做不到他们那样决绝和有智慧,我始终堕入在一种自我调和的虚无中,不断给自己制造希望,希望破灭后,再造出一个未来。
我以为世界是两极的,阴阳调和的。要尊重悲观主义者,我发现很多悲观主义者,他们之于现实的批判,之于未来的悲观,反而在推动着社会发展。被历史铭记的很多人是悲观主义者。艺术家、思想家里,这一类人最多。他们同样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