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时代》杂志评选出了在过去10年中,最具影响力的十款电子设备。上榜的包括大疆Phantom无人机、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任天堂Switch游戏机、特斯拉的Model S电动车。但有一个产品上榜让人意外——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
为什么Airpods能够在争议中获得成功?一副小小的耳机背后,又体现了什么商业潜力?
1
你还记不记得,2016年Airpods刚刚推出的时候,饱受吐槽和嘲讽,因为长得奇怪,看起来又很容易丢。
可是,在2019年10月,苹果公布了第四季财报后,人们赫然发现,Airpods竟然成了苹果所有产品里增长最快的业务。2020年,这款产品预计将会创造150亿美元的销售额。
在过去三年中,Airpods是怎么实现逆袭的呢?我最近看了《经济学人》去年12月的一期,有一篇文章专门分析了Airpods的成功——
Airpods成功不仅在于产品设计,更在于它捅破了一个一直被低估的商业化空间:耳朵。
耳朵经济,是我想推荐你在2020年关注的一个年度主题。
这篇文章的副标题还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说“为什么耳朵比眼睛廉价那么多?”
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作者认为,相比起身体其他部位,耳朵的商业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你的脖子上可以戴昂贵的项链、领带,手腕上可以戴贵重的手表、手链,眼睛上可以戴眼镜、涂眼影、抹睫毛膏。
但是耳朵,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耳环来装饰,跟项链、手表相比,也算是比较廉价的。后来又有了耳机,可耳机配件,往往都是手机自带的,免费的。
但是Airpods这样的产品一出现,让耳朵的商业化潜力充分地显现了出来。
2
美国一个叫Neil Cybart的华尔街分析师,他常年撰写一个分析苹果公司产品和策略的博客。在2019年的一篇博客里,他分析了Airpods为什么能流行。
原因一:Airpods为耳朵创造了一种新身份标识,把耳朵变成了一个跟手腕、脖子等等其他身体部位一样,能释放社交信号的空间。
首先,苹果的这种白色耳机能见度非常高,独特的设计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苹果的产品。
而且因为没有线很方便,可以在任何场景佩戴。散步、跑步的时候都可以带,让AirPods出镜几率大大增加。戴个手表,冬天还会被衣服遮住,但是戴耳机,几乎时时刻刻都露在外面。
原因二:AirPods的价格比一般的耳机都要昂贵,愿意花钱买AirPods,说明你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2016年推出时,它定价是159美元,国内售价1288元。当时市面的主流蓝牙耳机,大部分价格在600元以下,AirPods贵了一倍多。所以,能戴得起Airpods,说明你的经济实力还不错,还意味着你兜里揣着一部iPhone,这同样也是一种社交信号。
所以有一段时间,有不少搞笑的图文表情包,是在嘲笑人们用Airpods炫富、彰显地位。而这些段子恰恰又给AirPods进一步制造了话题,提高了曝光率。
所以,Airpods不是简单的耳机,而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于是,一个本来容易丢、设计奇怪、不被人看好的产品,变成了一股流行文化。
Neil Cybart分析了Airpods的谷歌搜索趋势,发现在2017年节假日期间,Airpods的搜索指数比之前一年增长了100%。而2018年的搜索指数,是产品刚发布时候的10倍。
现在,Airpods已经成了其他各大科技公司争相模仿的对象。比如,亚马逊推出了黑色的Echo Buds,小米推出了Airdots,谷歌有Pixel Buds,微软也推出了Surface Earbuds,能跟它的Office软件进行连接。
未来,这些耳机类型的产品,还有可能成为独立的硬件平台,从收发信息、到打滴滴、叫外卖都可以在上面进行。
这是耳朵经济的硬件市场。
3
耳朵经济还有另外一层发展空间,你肯定也很容易想到,就是配套的音频内容嘛。
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普遍认为,相比起视频内容,音频内容的价值现在是被严重低估的。
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的联合创始人Daniel Ek说过,人们在音频和视频上花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视频行业的估值是1万亿美元,而音频行业呢,只有1000亿美元。他觉得这不合理啊,为什么眼睛就比耳朵的价值高十倍呢?
所以在2019年,Spotify可是花了不少精力,从音频内容下手,争夺人们的注意力。
原本,Spotify主要是做音乐的,但是2019年他们一口气收购了三家做播客的公司,投资了4-5亿美元,让Spotify平台上的播客数量达到了50万个。
在2019年第三季度,Spotify公布,他们用户听播客的时间,相比起上一个季度增长了将近40%。Spotify还预测,在未来平台上20%的收听都将会来自于播客。
他们的播客形态那可真是百花齐放,非常有创意。
比如说带有角色扮演性质的音频游戏、硬核历史故事、悬疑故事的有声剧,还有喜剧明星对前男友或者前女友的访谈等等。这些都是排在Spotify最受欢迎的,前20播客的节目。
至于有多少播客用户转化成了Spotify的付费订阅用户,我们并不知道。但Spotify自己的说法是,转化率太好了,几乎难以相信是真的。
除了播客之外,有声书以及车里面我们习惯听的广播也是“耳朵经济”重要的环节。比如说在美国,一半的美国人都听过至少一本有声书。
4
你可能会想了,美国有播客、有声书,咱们国内也有非常丰富的音频内容,所以中国“耳朵经济”的前景怎么样呢?
从总体的音频内容市场来看,中国毫无疑问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国内的一家播客公司荔枝,2019年在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招股书。你知道,招股书里一般都会对行业进行严谨的调研分析,所以我特意去看了看他们招股书里对音频市场的分析:
截止到2018年,中国的音频市场用户数量是3.77亿人,包括播客、广播、有声书、音频直播和社交等等。在接下来的5年里,这个用户数字将会涨2倍以上,达到9亿人的规模。
刚开始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自己是很惊讶的。9亿人,这可意味着,在未来每3个中国人当中,有2个都要听音频产品。没算错吧?
但是仔细看看这背后的分析,你会发现可能真有这个潜力。
第一, 随着5G到来,物联网肯定会经历爆发期。各种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车等等这些物联网产品,会让音频内容的使用场景一下子多起来。就拿智能音箱这一个设备来说,5年后,智能音箱的数量会是今天的7倍以上。
第二, 在互联网现有用户当中,音频用户的渗透率并不高,只有45.5%。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在互联网用户中,音乐内容和游戏渗透率都在80%以上,视频渗透率也高达73%。所以,音频的渗透率是很低的,它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 现在音频内容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结合得还比较少。比如说给用户的智能推荐、广告的智能分发等等。未来如果能有这样的结合,无论是用户互动还是收入模式,都有可能会上一个台阶。
基于这些原因,中国的线上音频市场可能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2018年,音频市场的市值是110亿人民币,到5年之后,这个数字预计会乘以6。
好了,现在我们都说一个词,叫“可穿戴设备”Wearable,但是在未来,“可听设备”Hearable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类。
我不知道你每天看手机的屏幕时间是多少,反正我的屏幕时间都在8个小时以上。可想象一下,如果这8个小时的屏幕时间能分出来1/4,变成耳朵时间,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创造出很多种全新的体验和生活方式呢?
欢迎你在留言中说一说,平时你的“耳朵时间”有多久?都是怎么度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