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永远是为人父母关心的话题,如何养又都是父母们头疼的事,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养育孩子就像炒菜一样,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做父母的如同厨师那看你炒菜的技术了。要想有一道好的菜品,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以下步骤:
第一 辩识材质 厨师炒菜得先知道你要炒的对象是什么菜。土豆有土豆的炒法,芹菜有芹菜的炒法。菜的品种繁多,我们每个孩子其实个性也千差万别,每个孩子带着他们自己独特的蓝图来到我们身边,即他们生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和与世界联系的方式。有些孩子活泼好动,有些则文静内向。有的人暴躁多病,有的人快乐轻松。我们不能只保留孩子身上那些我们喜欢的品质,而抛弃那些我们不喜欢的品质,作为一个好的厨师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手中的菜的特性,作为好的父母就应该知道自己孩子的特性。
第二点洗去杂质 知道了菜的品质,就该洗菜切菜了。厨师知道洗肉和洗豆芽的区别,虽然看着都是需要用水清洗,加一点盐,再浸泡一会,可是浸泡的时间却不相同,豆芽看似弱不禁风,可是却需要浸泡十分钟,而吃到肚子里让人很快有饱腹感的肉,浸泡的时间却只有五分钟就好了。你看细小的区别让清洗的效果不同,那我们的孩子呢,孩子身上有缺点,我们就得分清哪些缺点,用哪些方法祛除,例如马虎的缺点,你不能像只乌鸦似的在他耳边聒噪,总哇哇乱叫你要认真,你要仔细。你的用适合他的方法,如果孩子粗心不是病理性的,你看看他是不是看电子产品太多,相应的减少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带孩子去户外,爬山,看大自然的风景。因为电子产品再好,它的画面不是连续性的,它是跳跃性的,那么呈现给孩子的,就是不连贯的输入,所以孩子再看纸质资料时候,它也会是跳跃的,就相当于,你看时间越长,这种训练就越加强,所以孩子会粗心啊,孩子粗心真不是故意的。第二电子产品都有闪屏,这也是对眼睛对思考的一个冲击。而观看自然,尤其是爬山,连绵起伏的山景有着连续性,孩子的摄入画面是连贯的,久而久之的训练,孩子就会认真程度会有大幅度改善。
第三选好配料,一道味道鲜美的菜,少不了佐料的加持。大葱配肉能成为肉葱包,大葱配鸡蛋能成为葱花炒鸡蛋,可是大蒜就不能,一个孩子要想闪闪发光,不是光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户外运动,前面也说了户外运动的一点好处,需要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需要看影视作品,需要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也需要自由玩耍,需要同伴的相互交流,更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才是一个内心富足,感觉生活有趣的孩子,不然光是学习学习最后厌学了,就像厨师拿着肉片锅里一丢其他配料没有,出锅后,爱吃肉的估计也是带着遗憾吃,或者失去了享受美食的感觉。
第四就是火候了,同样的菜,同样的步骤操作,做出来的味道会有些差别,原因是火候不对。那么教育孩子就得根据孩子的特点,有的点到为止,有的需要说的明明白白,有的只提一次,有的需要反复强调。总之熟悉自己孩子基础上,做个细心的父母,看准时机,把握住火候,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五出锅上桌好的厨师在完成炒菜的时候,会进行摆盘。我们做父母的把孩子带出去呈现于外人面前时,也要给孩子一些包装,例如衣着得体,干净整洁,告诉孩子们接人待物的礼仪,给孩子介绍七大姑八大姨的恰当称呼,孩子知道了,才有可能去做,不知道的情况下如何做呢,对吧。
第七评价菜系 厨师们经常将所做的菜拿出来供大家品尝,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做菜的方法,提升做菜的技能,当然偶尔一两个厨师也可能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能。我们做父母的一聚到一起提及的多数是孩子,有的父母如同看见了青天大老爷,把自己的委屈不诉不快,讲孩子的各种不堪各种毛病,唯恐自己在这场诉讼中败诉。可是孩子是一个人,是需要面子的,再差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得,我们为人父母就得做孩子的铠甲,来维护孩子最柔软的区域,孩子才能在暴风雨来临时,知道哪里安全。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已经是为人父母的一大幸事,有人选择你做父母,应该感到骄傲,也应该感恩这个小小孩子。如果你希望他好,不防就放下执念,多点时间,多点耐心来炒出这一道美味的大菜吧,当你享受你的美味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