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里听到主仆时间的说法,刚好可以解决最近遇到的困惑。
关于日常工作中目标和时间管理的一种新的视角。
主人时间:用来做决定的时间,尤其是重要决策。需要思考,总结和反省。思考目标和价值所在。通常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不受干扰中进行深入思考片。
仆人时间:头脑中默认的那种工作,比如发邮件,打电话,写报告,分析数据等。不需要开放/深层的思考。仆人时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在工作中忘我专注地完成当前任务,不再思考出于某个动机,而是在于执行过程本身。仆人做决定的时候要参考主人制定的规则。
拖延的时候想下是不是对自己的计划/承诺没信心?如果相信自己,就毫不犹豫地执行下去吧,这样能减轻心理负担。昨天制定了前端的考核规范,确实减轻了一点这季度进行打C的心理负担。
仆人在仆人时间里不能违背或质疑主人的决定,但可以吧问题记录下来,在主人时间里思考。--这个对提高执行力管用,有时候确实在执行中对当前计划存在质疑犹豫不前。
应该按部就班执行下去,留在主人时间里提出质疑或者要求更改原则/目标/时间分配。每隔几天或一周调整后继续坚持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两个角色两种时间分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两种不同的时间和角色需要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思维方式。
可以给自己的表现打分,打分标准也是不一样--
仆人打分--要按照完成主人设立的任务和原则的程度打分
主人打分--要按照给出的任务和原则是否清晰有效,以及“仆人”执行的情况是否简单高效进行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