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多少年前看过此书,可能那时的心态、年纪、阅历的缘故,没记下什么,当时觉得是励志书。总觉得自己情商不够,偶见一书友推荐这是一本可以提高情商的书,就再来读。却有了不一样的收获,但还是不能完全驾驭书中的思想!
为了‘’出门不添堵、在家不添堵‘’,闲来捋一捋部分收获:
1.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这是个虚无问题,它是我们赋予生活现实的一种标准看法,是一种心灵感受,是对现实行为的理解罢了。虽然生活的意义无定形,但放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与同类交往、我们有性别之分‘’这三种事实中,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就有了一定的模式,于是就有了对错之分的。
2.人生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在社会中寻找或者巩固安全感和地位感,因为自卑就要超越,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的是合作能力。
3.存在自卑情节是人的常态,自卑本不是什么坏事,它意味着即将超越,也意味着可能坠入深渊,只是轻与重的区别罢了。过度的自卑和过度优越感都会破坏我们合作能力的基础,那就不是好事了,特别是儿童。
4.合作能力的基础自我们五六岁前已经建立,过度自卑和过度的被宠爱是最大的杀手。它们将影响我们在学校的表现、影响我们如何解决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影响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和友情观念、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认识和选择、影响我们的爱情和婚姻的观念、甚至导致我们犯罪。。。综合来说,童年的心理历程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使用、对他人的使用。
5.孩子的心理问题、性格的形成、卓越与否等,其实与遗传关系不大。承认问题孩子的问题与遗传有关,只不过是我们不愿关注儿童心理的借口和一种埋怨罢了。孩子在社会上的一切表现与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家庭环境有直接联系,家庭是土壤,父母是营养!母亲与父亲必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温度,甚至其他家庭成员,不能错位!
6.另外,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好老师是要懂心理学的,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过去,要把孩子的合作能力培养作为基础和重点。
7.问题孩子,我们都不能放弃。社会、政府、学校、父母、心理专家、老师、朋友同事、领导,只要因势利导,是可以改变的!
8.然而,问题孩子还是会出现,因为我们不是每个人成为父母前都是做好了准备的,我们的社会也不一定做好了准备!为人父母,是一场探险活动,因为孩子既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的实验品!
此书,我怎么觉得更像育儿书?书中案例和细节,值得推敲!
当然,想要摆脱自卑,实现超越,在书中也能找到答案!
虽然它本来叫《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如果结合《思考,快与慢》、《影响力》、《自私的基因》、《人性的弱点》来看,估计效果又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