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班小辛
大三那一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计算机相关学科被炒得火热。水涨船高,无数学子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争先恐后地想挤进挣得多秃得快这一光荣领域中!
什么?学生物的要考计算机?what?学英语的也要考咱计算机?
也对,也对,有生物智能领域方向,英语好的学起来确实有优势!
然而,有的人等在城外,想早点冲进来,有的人想冲破围城离开。
我有两个舍友在考研的狂潮中重在参与了一番,去了某知名高中做了老师,一个教物理,一个教英语,彻底摆脱了修补bug的苦恼。还有一个舍友拍拍身上的泥土,昂首阔步,卷入新的一波充满活力的考研大军队列中。
而保研失败,考研复试上机考试不合格的我坐在图书馆,绞尽脑汁地在简历爱好一栏中敲下读书两字时,辅导员打来了电话。
“听说你复试被刷了,愿不愿意回本校?”
图书馆空调的冷风狠狠地吹了一下脑门,让我想起了曾经那个站在某大钟楼上指着天上的星星说,怎么着也不回本校的天真姑娘。
“回。”
刺溜一声吸了吸被冷风吹下来的鼻涕,真香!
留本校还是有点好处的,待遇也优厚,学习上没那么大压力,而且学校的名字喊出去还说的过去,可是我对计算机还是提不起兴趣来。
当年的无知,或者对填报高考志愿的轻视,让我鬼使神差地迈进了计算机的大门,但我毕业后并不打算从事这一行。大学校园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事,人生意义,生活态度,但始终没有让我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因为没有热爱,所以我浅学而不精,在这个行业干不出什么作为。
兴趣原本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可以重来,填志愿时,我一定会将兴趣排到第一位!
我所读的高中有一个传奇人物,比我高十届,现工作于上海某电视台。他是一名理科生,第一年考上了北大,整个小县城为他高兴与喝彩。在北大读了一年,不知什么原因灰溜溜地回来了,改学文,复读了一年考上了清华。如今,成为了上海一位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课上听着语文老师讲着这个传奇,我惊掉了下巴。下了课,特地跑到楼下清华北大榜,盯着大佬的照片拜了三拜。可惜到现在我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放弃现在的生活,或者说我还没有遇到极其热爱值得奋斗一生的喜好。
选择原本就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您的孩子对某件事情有着极大的兴趣,那么您的孩子很幸运。因为大部分学生是“没有爱好”的,所以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才会迷茫。而因为心中少了方向,前行也显得无力。
大学是一个分水岭
八月底开学,我在学校的网络中心兼职,陆陆续续地遇到了几个或延期毕业或休学归来的学生申请校园网延期(因为疫情,学校今年没有统一办理)。不免唏嘘感叹,大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分水岭。
大学四年,你可以浑浑噩噩地度过1460天,喝几百瓶啤酒,打几千次DotA,以三个月一段得频率谈十六场恋爱。毕业时,你收获得大概只是迟钝得大脑,虚浮的体质,磨损的意志和沧桑的心。
当然,你也可以参加一两个感兴趣的社团,拿几次奖学金,考取有意义的证书,听讲座,泡图书馆,用四年的时间积累丰富的知识,为未来铺路搭桥。
亦或者,你可以自力更生地打一份工,全身心地投入一场不耍流氓也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交几个推心置腹的朋友,或者背上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用四年的时光诠释一场无憾的青春。
“大学就是社会的预备役,一场磨练我们身体和心智的旅程。”
没有比高考更公平的事情,没有比大学生活更值得珍惜。与其一天天迷茫地过着,不如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上演一场变形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