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副行囊

一副行囊

作者: M斯麦尔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01:31 被阅读0次

一个人一副行囊一些陌生的地方,一路走过繁华和苍凉,也曾翻一座高山回望天边夕阳,也曾迎着那朝阳望着远方,一路走一路告别一路心酸和希望,一路重复新鲜的感伤,也许曾经在路上写满年少轻狂,真幸运有一些故事可以歌唱。———路

八月,新旅程。唯有走在路上,兴许,方可感知生命之精彩。独自旅行,没有恐惧,没有迷茫,自由自在,我行我素,这种感觉真的是爽爆了,北京,没去之前,给我的感觉的就是无趣,就是人多,就是挤,本着一名爱国青年的决心,总归要来首都走一走,我就这么来了,没有任何期待,没有任何惊喜,就这么来了,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吧,在你满怀希望的时候,现实总是会狠狠给你一个暴击,哪怕没有暴击,轻轻敲打的失落总会有的,可是如果你不对它抱有任何希望与期待,心态平平,结果却会是满满的惊喜。

凌晨两点半的车,硬是晚点到三点半,天呐,我突然就有脾气了,拖着疲倦极其困意的情绪,就这样发了一条貌似宣泄的朋友圈,这事就过去了,我就是这样简单平平的姑娘,不用骂人说脏话,一句短短的文字表达一下情绪就算发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钟爱文字,说一个字的脏话都会让我有些内疚和不安。凌晨五点十四,北京西站,嗯,我来了,北京。出其不意的交通方便,清晨六点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错过了的升旗仪式,我想我要发脾气的不是晚点,而是没赶上升旗仪式,还是怪自己考虑不周,应该早一班的车次,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游客,要么看升旗仪式留下闲逛的,要么跟我一样错过升旗仪式过来扫场的。大概半小时的距离,完美错过,有些不甘却也很无奈。

匆忙放下行李,马不停蹄的赶往搭乘长城的公交,路边总是会有一些商业人群吆喝着不用排队,上车就走的黑车司机,看着公交车排着长队,竟有些心动了,本着一个人外出,事事谨慎,停在原地将近两分钟的思考,还是乖乖走到后面排起队来,毕竟,公交正规一些。该庆幸自己的不冲动,该庆幸自己的不着急,该庆幸自己的不跟风。就在排完一小时的长龙队,上到公车的讲解阿姨就告知,底下黑车,打着去长城的旗号拉客,其实只拉到一半就要加钱的,我默默的暗喜,所以,在这,温馨提醒,后面如果有朋友来北京爬八达岭长城,请到德胜门认准公交877直达八达岭长城,一路上会有讲解员跟你介绍公路两旁的小景点,仔细听,很有趣。对了,再插一句,这个公交现在升级成旅游公交,所以上面会有讲解员,到了长城脚下,他们会带你去买滑车通票140,如果想徒步上去的朋友就别跟着他们买票,直接到入口那边买门票40元就行。

虽然,长城在电视里看过千万遍了,但实际体验还是第一回,亲身体验跟隔着屏幕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你感受不到的宏伟,你感受不到的壮观,你也感受不到的人挤人,你更感受不到的那种痛并快乐着。南长城听说是只到南四楼,有着好汉碑,可惜我没来得及爬,或者说,到了那个时候,我内心是拒绝去爬的,刚刚从北八楼下来的腿,软到怀疑这都不是自己的腿。北长城共八楼,北五楼的好汉坡,有些陡,很人性化的两侧有扶手,一不小心的侧仰,倒也不至于摔个底朝天,爬上了北八楼,俯瞰整座城市的安静以及云雾朦胧美,站在最高处的俯瞰,这座建筑以及建筑意外的自然风光,所有的壮观,宏伟,真不是那些个屏幕中能呈现得出来的,各位,不要让自己只活在听说里,很多真实感觉,听说给不了你。

回头一路的游客,每一块长城石几乎都没有缺过脚印,尽管累,大家都在暗暗给自己加油,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俗语,我想就是这句话,促使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着,一路上没有半点怨言,没有半点不耐烦,身后的背包大概有着4Kg重,尽管如此,内心还是很强烈的欢快感,每到一处楼层,有着标志性的告知,我又登高一层了,回头望密密麻麻的人头,男女老少,尽管累都不会忘记掏出各种电子设备,记录一下自己不怕累做好汉的决心。往回走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天气好的下起雨,你该会质疑我是不是傻子,下雨怎么会是好天气呢?去过长城的朋友,应该知道,阴雨天爬长城,简直就是一种对你皮肤和脾气的恩赐。

没有过多的太阳光给我的晒伤,仅有的一点点紫外线辐射,回到起点,凭借门票在下面领取一张好汉证,好滑稽倒也有趣,见证过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勇气。乘坐877往返车,不得不说,尽管赶在时间很前面下来,还是逃不过长龙似的队形在那排列着。我想在北京这种天朝圣地,就是不管在哪都逃不过排队,恰好在在这样的队形中,看着部分插队,乱队现象中,培养着只有在生气的时候才能看出的素质与教养。

不断有人往前挤,嘴里还嘟囔着上前面找人,看着他们一个个用着同样的理由往前面挤,在那站着就不见往回走的,有的甚至都没有理由的插队挤到前面,我想这种人更可恶,有着一种貌似我插队,我骄傲,我插队你拿我没办法,我插队,你是傻子活该被插队的那种莫名的傲娇与胜利。我始终微微一笑,摇摇头,我想此刻我自豪着我与生俱来的素养,不愤怒,不对抗,我能做好自己的镇定自若,旁边传来粗俗的叫骂道,这Sun 子怎么能插队呢?Tmd太没素质了,我CTm太没教养,……那一瞬间,我真的除了微笑做不出其他表情来,我心想,这个满口脏话的唾弃和指责别人的素质教养的人,请问跟这些无端插队的品行有何异议呢?无非是两个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诠释着什么叫做没教养没素质,人们就是这样无限放大着别人的不应该,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本应该。

往返这一路的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香,仿佛比来时路要长的多,仿佛睡了好几个时辰的满足,一觉醒来,浑身上下如同重新充满了电,可再续航待发,眼不困,腿不酸了。下车距离住的地方六公里的路程,习惯性的依赖着出行必有Ofo,我觉得骑着小黄着穿梭在一座陌生城市,那种感觉很自由,尽管初次见面的城市,都会有着一种久违的熟悉感,穿过这里的大街小巷,路过这里的大小胡同,见识着这里的大小公园场所,伴着傍晚的夕阳,折射在正在锻炼身体的老人那半遮不住洋溢着笑容的侧脸,汗流浃背的中年男子围着圈的踢着毽子,幸福的中老年妇女整齐的广场舞,和少数群众的优柔太极。有蹲在门口聊家常和玩耍的妇孺,有站在湖边吹过凉风的个别文艺中年男子,有蹬三轮收二手家电赚吆喝的辛劳大叔,有唤孩子回家吃饭的中年大婶,有好心指路的年老大爷,有坐在轮椅晚辈推着出来散步的年迈大娘......原来,这是北京生活,哦,不,应该这就是生活。

一路慢悠回到住处,第一次住青旅,这是一家新开的行者孙青旅,地理位置好,环境好,服务好,跟我一起办理入住的是位老外,我回过头眼神扫过,他冲我微笑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微笑,我当然也非常礼貌的眼神示意微笑,学了几个月的英语,是不是该得瑟一下了,机会来了,前台姐姐比较忙,有些小声,但我听懂了,叫老外拿护照给她,妈呀,感谢老外没听到,我才得以复述一遍,一个微笑,hello,Give her your passport,please.She's checking in for you .一个微笑回应的Thank you .哈哈,我满足得有点傻。

前台的姐姐,笑起来就跟花似的,很温柔,很和善,很有耐心,我以为这就够知足的了,接下来,我更幸运的遇到了三个95后小朋友,来自不同地方,读着不同专业,读法律的,学医的,念生物的,有木有很高逼格的样纸?嘻嘻,有着不同的性格,姿君的温柔内向,小斐的聪慧随性,婉晴典型的东北个性张扬,直接洒脱,幽默风趣的性格,话唠到不行,至于我这种自来熟的性格,到哪都不应该会寂寞吧?几个人各种话题开聊,忘记时间的聊,各种笑点,几个时辰的交谈,一点也不像是才认识几小时的陌生人,像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记,聊到深夜,各自回去睡觉,很满足,很惬意,现在想想,遇见你们应该是这次出行比较大的收获,感恩。

第二天早起各自的安排,草草打完招呼便离去,大概出行的人早已习惯途中相遇,便没有过多的难舍离,心中或许有这么一份执念,下一次还会再见,至少在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会尽可能的迈过步伐走过有你们在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会有期再相见。吃完北京地道早点糖浆配糖饼,算是给自己充好电上路,经极力推荐,住处附近的景山公园,登山顶,风景及其壮观,登高望远,对面的故宫,整个紫禁城的壮观尽收眼底,可叹古人智者也!所以在此建议各位,如果带有长辈来到北京,可以考虑买故宫门票进去逛逛,但是做好心理准备,逛是肯定逛不完的,但是长辈们估计就是为了来亲睹这些伟大建筑真身的,望远就感受不到,但是如果就小年轻自己的话,还是建议到故宫对面的景山公园登高俯瞰更有感觉一些,这些仅我个人意见。

因为住的地方,地理位置确实很好,附近的景点都挨着,北海公园,恭王府……有时间的情况下,就都一起去转转了,要不是大首都呢,光一个公园够你转两小时,我就是去压压脚印,走马观花,分不清那是河还是池塘,反正都是莲花,老美了,风轻轻拂过,一旁的柳叶如同少女般害羞的不于抬头,伴着荷叶的清风,即使气温38,都不觉是炎暑,可能是有风有水有花有叶的缘故。

午后与小斐地铁匆匆一别,就好像回来会再见的那般轻松道别了。赶往下一景点圆明园,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不是个历史酷爱好者,眼前的圆明园公园,从进门到遗址之间的距离是3.6公里大概还是四舍五入4公里左右吧,我也是真的分不清,去到遗址是不是还有近道,还是就一定要经过公园再到遗址的必经之路,我已经累到不想在动脑了,就腿着呗。一路问一路腿,一路少不了的公园莲花荷叶之美景,我发现北京这到处的园景都少不了的夏之莲荷之美。

终于到了遗址,在我的印象里,圆明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怎么发生的,总之印象只定格在教科书上那个石柱门框。历史爷爷,我有愧于你,眼前这些所谓一堆又一堆被损坏的伟大建筑,在我看来都是破石头,请原谅我的肤浅,请原谅我的无知,请原谅我的不敬,但我深知,这些是历史,那一刻,哪怕我走进历史本身这么近距离,却依然不懂它,一样心隔千万里的模糊,达不到的共鸣,意不到的感同。以至于现在回来,我开始恶补历史,开始对历史痴狂,看遍袁腾飞,听遍所有史记,一遍又一遍,我开始发现,我是在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我在自豪自己身为中国人的事实,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这片承载五千年文化不等的土壤,如今的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没有迫害的中国社会,更多的是自由,是人情世暖,没有那么多的冷眼旁观,也没有那么多的世态炎凉,也许,我们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谅,我们都该庆幸活在这么一个和平盛世里。也许,以前,我是那种自己对这个国家心怀不满,会愤骂但不允许别国说个不字的这种爱,但现在是,别国不能嫌弃,自己也不会嫌弃的这种敬意。

中途遇到几段有趣的对话,圆明园这种饱受摧残的历史旧地,大多数都是长辈带着晚辈来铭记历史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朋友从小见识就广,寒暑假就是他们见世面的好机会,哪像我那会,一到寒暑假就有玩不完的玻璃球,攻不完的土城,跳不完的皮筋……也罢,如今自己工作之余给自己安排行程,把小时候没见过的世面给补齐喽。

途径一位老爷爷大概带的是孙子来参观,走在我后面,迎面正走来的是几个老外,这小朋友也还真是耿直得不行,看完老外扭头就隔壁爷爷说:真想不通,怎么老外还有脸到这里来?爷爷赶忙解释道:也不是这样子理解的……再后来说什么,我也走远了听不太清。只是我很诧异,那小孩也就七八岁吧,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我也真是服了,我实话,因为不懂历史,所以不敢妄言,只是,我在想,怎么我长这么大都没有这样的概念,是不是未免太无知了?不经意间的思考隐约有听到一对父女对话,父亲指着那些被摧毁的残局跟女儿说:我们要勿忘国耻,所以你要发奋图强。七八岁的小女孩问爸爸:什么叫做国耻,是国之羞耻吗?爸爸回答并重复道:嗯,是的,所以你要发奋图强啊。简短的对话,让我思绪万千,太矫情还是太感性都先撇开不谈,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愿意带孩子去了解历史,李方豪说,这是国人正在崛起,我可能还理解不到。

圆明园腿着进去,腿着出来,我已经不想承认,这是我自己的腿了,走得我腿上的每一寸茎都在抗议,出来后路过颐和园,皇家园林,可想而知,据统计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两地挨着近,所以,圆明园出来就直奔颐和园,且不说建筑如何了不起,就这面积够走上一天估计走不完的,大部分风景无非是水是花是建筑,具体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本着一个乡巴佬进城一个字好呗。

夜幕降临,提前约好的将近十年未见的发小燕子,去奥体中心看夜景,两人相见如初,没有半点陌生,要不说发小呢,都是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关系,能说陌生那不得挨打吗?言归正传,慕名已久的鸟巢和水立方两个标志性建筑,要说水立方跟鸟巢的设计周边布景,的确是风水布局中的大手笔,以“鸟巢”为名,寓意“筑巢引凤”、“百鸟归巢”,象征着全世界运动健儿的大聚会将盛况空前。“鸟巢”里面的体育场看台呈碗状,碗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食禄”和“财禄”,“鸟巢”藏“碗”象征盆满钵满。

“水立方”是游泳馆、方形,显然“水立方”内含“聚水的地方”之意,所以“水立方”可以用兑卦表示;震卦的象是树木、马、龙,是生命。所以“鸟巢”可以用震卦表示。根据震卦和兑卦的象可以得出“鸟巢”和“水立方”寓意:生命在聚水的地方得以生存、繁衍、繁荣。所以我们说,“鸟巢”和“水立方”构建了一个好“风水”。(网络摘抄)两处的位置两两相望,相得益彰,要说匹配,那真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水立方颜色渐变,惊奇显现520几个阿拉伯数字,我们都知道它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充满浪漫主义的文学表述我爱你,这个湛蓝色的水分子建筑与东面的“鸟巢”,一圆一方,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建筑理念。与主场馆“鸟巢”的设计相比,“水立方”体现了更多的女性般的柔美,一个阳刚,一个阴柔,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少不了的人山人海,挤两张象征性的单人照就有些吃力,只能勉强留影。

赶着最后一班城际地铁,来到发小住处,已是深夜,也不忘庆祝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冰啤撸串走一波,尽管走了一天很累,抑制不住的高兴。一路深夜穿梭在首都夜城,风依旧在吹,强劲有力且凉爽,路灯下的我们身影拉长,看不清的面部喜悦,听得见的清晰龇笑声。

一觉睡到自然醒,这是来北京最好的睡眠,这一天没有多余安排,中午吃了一顿正宗宁都餐,坨椒盘蓊菜,新式蒸迷豆腐,还有我拿手的胡萝卜炒肉,这一顿吃的香,吃得饱,一次毫无张扬的北京行,却被伙伴们嫌弃到不行,一个个怨声载道的,也不知道是羡慕嫉妒恨还是村里人没进过城?真想甩她们360度翻白眼,哈哈。这家伙,微信骂声不断啊,还拉帮结派的来围攻我,我这个委屈真是哑巴吃黄连了。别打扰我,此刻,我在草拟绝交书寄往各地对我的误解。收到绝交书的,请自觉画押回传,哈哈,缘分已尽,不想和你们做朋友,做发小,做伙伴了。自觉对号入座。

一顿说不清是下午茶还是晚餐的萨利亚当作道别餐,临别一个洒脱的拥抱,足以明白这份情感的深厚,来时见,老铁。走在路上的时间多了,离别就显得格外轻松,很多时候,有些洒脱,一个微笑,一声再见,一个拥抱,一个点头,就这么的简单告别。在这样交通便利的社会,再见再也不那么虚无缥缈了,一声想你也不再那么难以启齿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距离只隔着一个屏幕而已的近况。千言万语的矫情也用不上酝酿已久的情绪,只需小学拼音学的好,什么样的面部表情以及情绪都可以刻画得淋漓尽致。哦,这应该是个只有表情不善表达情绪的年代。

黄昏时分的王府井,各大商场的华丽灯光刚刚亮起,庄重典雅。晚上八点左右,看着步行街,人们结队而行,或收获多多“满载而归”大包小包、或“饱餐而归”肚满肠肥、或是继续着聚餐的历程,虽然看不清每个人的面孔,但每个人遮掩不住的那种快乐由内而发!这条老北京的老街焕发着新的活力,成为了新北京的“金街”绝不是“徒有虚名”。

骑着小黄车,穿梭在首都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没有一丝的胆怯与害怕,北京的夜如白昼一样的人云密切,北京的夜比白昼光鲜艳丽,北京的黑夜与白昼,只有仿佛只有灯光的距离。站在天桥望远处,车水马龙,如云如水。不禁想起汪峰的北京北京,那般铿锵有力,不禁想起自己的渺小,那般的微不足道。那一段台词又久印心中: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潇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辰,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进坟墓,你被挫折践踏得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但是我们却总是在内心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的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而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他们变成黑暗里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离开北京的下一站是山海关,出站后发现这是一座没有小黄车的小城市,幸好,离老龙头不远,也不知道是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没有海的原因,才导致长大后及其的喜欢海,却并不是因为浪。喜欢海,喜欢那种一望无际的有所寄托的感觉,喜欢那种潮水击打石壁的声音,喜欢那种清澈明了的彻底。也不知道是自己从小生长环境没有雪的原因,才后来这么偏爱北方,喜欢雪,喜欢你,一瞬间,似乎,我这一生的偏爱都在北方,喜欢雪,没有那么多理由,就单纯的喜欢它的安静与纯洁,喜欢你,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这个人只是你。

来到老龙头,这里万里长城的东起山海关的第一关,不虚此行。这里的渤海湾,说不上风景有多美,但是也不失它该有的壮观,我觉得大多数北方人都说淳朴的,沿海的孩子,应该从小都略通水性吧?海边都是一些小孩在浅水处嘻闹,在往深处都是一些当地大爷,大婶洗海澡。我在想此刻南方的大爷大婶还在匆忙的体劳获资,南北地域的文化区别,相对来说,南方人活得过于商业,所以会过于劳累。有些人甚至会来不及享受就年纪不允许了。

北方的安逸,南方的操劳,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认为,还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偏执,总之,有那么一瞬间将来年老是越往北居住越舒坦。本着守日落黄昏,观海岸线残阳,结果却被一大爷一语击破,这都阴天,估计没看不着落日,啊?这是阴天,我咋没看出来?我该不会是傻子吧?允悲。不然我还傻傻守到天黑。话痨大爷加上话痨的我,这可劲得瑟吹牛,讲国情,聊政治,正午阳光对着晒。这可倒好,没经验,长记性,全都晒秃噜皮了,忘记刚才下海水了,可不像淡水那般温柔,腿上沾着盐水,这会跟阳光来个深情拥抱,这腿是不打算要了,到了晚上才察觉的火辣辣,不过想起一会就能见到你,心还是踏实许多,尽管腿伤逐渐火辣的厉害。

到家是凌晨一点左右吧,那个时间点,记忆还是有些模糊,只记得,到家的腿已经燥疼得不行了,红通得特别明显。下车后的阿姨好,那是我熟悉的面孔,就如同阿姨眼里的我依旧如此的熟悉。进屋一顿深夜食堂,不太习惯的东北食材,却也吃的很欢,毕竟有肉,无肉不欢嘛,哈哈。对于我来说,他们的饭桌没有生吃大蒜辣椒才算是陌生的,两大土生土长的南北人群凑在一张桌上的饭局,不亚于一场欢快的喜剧。轻松上演本色,忍不住的各自稀奇,尽管这样的场合不是第一次,但我觉得,不管多少次,这样喜剧般的开场永远都会重复。

吃完饭,阿姨和施畅忙于烧水煮那种名唤艾蒿的消毒草给我敷腿,佳姐当然是喝了蜜汁似的深夜秀恩爱,此刻,我已经沉默得只有一句话来回重复,这回长记性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给我晒成这德行。一上炕挨着枕头的困意啊,那可是八匹马都拉不动的睡意,听说,一沾枕头就睡了,这呼噜打得响还是不响,具体有多响,也都不好意思问了。只记得这一觉睡的踏实,这是一种回家的踏实,这是一种有你在身旁的踏实。

早晨起来,看见第一张笑脸,哈哈,那是叔叔幽默式微笑点头示意你来了,好熟悉的黝黑的和蔼的有趣的笑脸。时隔四年,再见如故,没有半点的生疏,我很感恩这样的相遇,我更感恩这样的感情维系,对北方的偏爱,我想,原因应该在这吧?门前两侧的苞米地,绿油油的包裹着,凉爽油然而生,门口走几步的小溪还是小河已傻傻分不清楚,清澈见底的石流,树荫遮蔽,河流凉爽,避暑胜地啊。晚饭叙酒畅谈,酒量并非有多好,但是啤酒还是过得去,虽然在外不常饮,但是回家心情大好必饮之,叔叔的大概爱好是饮酒,哈哈,饮酒之人寻得同饮之人,所谓志同道合啊。这顿饭,吃的很欢,喝的很嗨,聊得很开,毫不拿自己当外人,我知道,跟施畅已经可以不分彼此了。晚饭过后,我们一起坐在据说是叔叔自己做的拱桥上,嘻嘻,不过经验证,那是打水冲下来的,要不说叔叔风趣幽默呢,总是可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完了还能取信于我们,只是他陈述完的每一件貌似很正经的事件,都会引起我们半信半疑的质疑,然后一阵貌似揭穿似的傻笑。晚风习习凉风阵阵,抬头仰月,低头见影,笑声不断,谷间回荡。

聚少离多又到难舍离,可能是距离的原因,总觉得难舍离,踏实的午觉过后,吃了个早晚饭大家就都往各奔一方了,汽车驶出那回头挥手告别,一声声下次有空就回来啊,我觉得这种家人才会有的叮嘱,我真的很感恩。临别时中途去看了一下施奶奶,千言万语说不清的万千思绪,一见面的久违激动,年过八十的老人家竟很清晰的可以喊出我的名字,上一次见面是四年前,那一刹那,我的心一阵震撼,从下车到上车,手都是紧握着的,喊着我的名字一遍又一遍,说实话,那一刻,我就觉得,这是我的亲人,这是一群唯一跟我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又是一遍遍下次再来的嘱咐,答应过的就当是承诺了,尽我所能的维系下去的情感。来时见。一路上的青山绿水世外桃源景,似乎比13年来的时候更亲切更唯美更温柔。我想这片土地已对我熟悉,就像我已经把这里视为诗和远方那般挚爱。

难舍离,就在这样一个立秋,没有拥抱的再见,带有情绪的挥手。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择生在有你的那片土地,如果注定会分开,至少离你不远。

此行,心怀感恩。

这条路通往的地方,是否有一道光,还是像面对着沧海,只能随便想想,再一次飞奔在路上,抛开一切伪装,经过那往日的村庄发现原来满天星光。 ——路 2017.8.12.01:14

相关文章

  • 一副行囊

    一个人一副行囊一些陌生的地方,一路走过繁华和苍凉,也曾翻一座高山回望天边夕阳,也曾迎着那朝阳望着远方,一路走一路告...

  • 游子

    一副行囊,两行足迹, 心似秋叶飘零, 终究叶落归根。

  • 野趣.四

    一副行囊四处家, 山高水险若平沙。 蜗牛亦是多情种, 次第寻香上树桠。

  • 你是我的老公 我是你的新娘

    带上口锅儿, 背一副行囊, 杵着根棍棍儿 我俩去远方。 走到了山岗, 暮色已苍茫, 美丽的晚霞, 照在我们身上。 ...

  • 行囊

    就这些了,准备出发!

  • 行囊

    流言蜚语中囿于世俗 定义标签下困于眼目 口是心非里世故沉浮 挣脱眼前的苟且 永无尽头的追逐 无暇关注慎独 可怕的不...

  • 行囊

    酿一壶颤抖的悲伤 蕴满四季的风凉 干涸的清晨 没有雁从南方归来 寂静,塞满一整座牧场 连树木都不再呼吸 跌倒了迷失...

  • 行囊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长久的居住在自己的天地里,他自己也不记得多久没有出去了,那些曾经的红灯绿酒,在他脑海里若...

  • 行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天搬寝室时这句话又从我脑海中浮现,独自在外省上了四年大学,从未有漂...

  • 行囊

    入秋时节的傍晚 梧桐撑起了整个世界 秋风在空中融化 橘红色的梦铺成地毯 鸟语清脆婉转 湿漉漉地黏在耳畔 蝴蝶搅动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副行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uq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