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在全国各地影院上映,成为疫情之后的最新上映的院线电影,成为电影院复工国产电影先锋的它,目前票房已突破12亿。
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其他社交平台,都已经被《八佰》刷屏,有人叫好赞誉,有人指责谩骂。
这部电影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由众多演员参演的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四百军人,号称八佰,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
真实的战争场景,加上时代特色下的悲情,让整个电影看上去分外震撼。就连明星吴京都在上映后直呼“感动到哭”。
可是,没有中心人物,没有故事主线,让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看完总觉着“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网上掀起热潮,毁誉参半,也正是如此,导演管虎,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导演管虎,电影作品很多,但往往都会有争议,比如其《老炮儿》《斗牛》等,虽然小众却发人深省,足以震撼人心。
作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中的怪才,他的作品非常犀利、生动,就如他本人一般,近一米九的个子和愤青的气质,足以令人生畏。
1.不做梦想的逃兵
很多年前,管虎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天分,只是不想做梦想的逃兵。
《八佰》其实讲述的就是一群逃兵的故事:我们畏惧战场,向往和平。但若敌人不答应,八百壮士,向死而生。虽然我们曾经被打败,但从未被征服!
1968年出生的管虎,作为“漂二代”的他,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至少可以衣食无忧。
但他偏不!
也许是家庭影响,从小他就对演艺这一行当痴迷若狂,一溜烟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并于1991年毕业。
这在别人看来,很是理所当然。可是,要知道在1968年到1986年间,不管是外部环境也好,家庭教育也罢,甚至于自身的因素,管虎在梦想当导演这条道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稍有差池,可能都会选择其他行业。
即便后来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对他而言只是一段经历,却没有了那么炽烈的热爱。
原因很简单,这个一米九大个子的青年,有着一腔愤青的热血,却鲜有文艺的灼烈。
执导电影,是工作选择,但不是最终的梦想选择。
四年深造,管虎在1992年自筹资金拍摄了处女作《头发乱了》,情节跳脱夸张,虽然写实,但给人一种喜剧的感觉。这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显的青春期反叛色彩和反潮流烙印,让管虎在中外电影节上初露锋芒。
最重要的是,即便这这部电影主旋律是反叛精神,但时代风景下的迷茫和冲动在他的镜头下还是具有足以动人的力量。
一炮走红之后,管虎可能有点嘚瑟,但更多的是思考。他开始着重思考自己的愤青特色,思考时代的烙印,也开始思考群体的演变。
他的电影开始愈发小众,诸如《浪漫街头》《再见,我们的1948》等均为质量上乘的佳作,但是观众吐槽:越发的看不懂了。
以至于2000年以后,管虎的两部电影《走吧,上车!》和《西施眼》在愤青眼中是精品,但是在一般人面前,根本都没听过。
甚至《西施眼》参加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获得了亚洲电影陪审团奖,但这部电影在国内寂寂无名,鲜有人知。
对此,管虎很是苦恼,一方面是拍出自己想要拍的电影,另一方面是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
他陷入了长久的思考和对自身的审视中。据悉,那段时间他甚至抑郁。
但是,后来接受采访的他告诉众人:“愤青的特色没被改变过,文艺的气息也没有,我还是我。”
人生在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一个坚持。
尤其对于梦想而言,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但一个能够坚持梦想的人才是伟大的。
因为,只有当你打定主意,认清楚一个方向,如同黄牛般始不后退的精神的加持下,你才有可能成功。
《八佰》中四百壮士见识了战争的惨烈,向往着生活的美好,他们已经疲倦,已经累极。可是,家国情怀面前,他们毅然放下中心的向往,提起枪,赴身抗敌。
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保护了多少人,而在于,舍弃安逸,做那些该做的事。
这份执着,我们叫做,梦想!
2.不疯魔,不成活
伟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一句话:
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但是很显然,管虎是这“不多的”人中的一个。
自《西施眼》后,管虎开始思考自己作品的意义,同时尝试在电视剧行业找寻梦想。
缉私大戏《黑洞》一如当年《头发乱了》,获得满堂喝彩,管虎深怕自己的命运如同当年一般,众人拍手,却无人问津。
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发了疯一般,拍出了《冬至》、《七日》、《生存之民工》、《紧急链接》、《活着,真好》等电视剧。
虽然依旧有人夸有人骂,但好在管虎这次的拼搏,让他迅速在国内影视圈站稳了脚跟。四十岁的他延续着自己愤青的特质,如同疯了一般的不停接戏,拍戏,然后赶往下一个剧组。
“就像是在找寻着什么。”
确实如此,管虎这十年,就是在找寻。那是一种历经惨淡失败后的痛定思痛,也是生活所迫下的无可奈何,更是梦想燃烧时的辗转反侧。
四十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普通的年纪,但是对于关于而言,这是梦想灼烧,让他睡不踏实的日子。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这是古代圣人对一个人一生所提出的要求,很可惜,导演管虎,三十经历作品无人问津的尴尬,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来。他疯狂补救,转战电视剧行业,历时近十年,疯狂打造多部电视剧。
可是,年近四十,没有不惑,反倒是心中那团炙热的火,越烧越烈。
2009年,管虎执导拍摄革命题材电视剧《沂蒙》,获得多项大奖,管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面前。影视圈内,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导演管虎”。
按理说,如此的成就,管虎就该老老实实,参加一些活动,当一下颁奖嘉宾,再好好做几部电视剧,此生无憾。
可是,历经十年疯狂的管虎,却更加疯狂了。
原因是,与电视剧《沂蒙》随剧套拍的电影《斗牛》,获得了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变剧本奖。同时,这部电影在国内点映率极高,评分8.0,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人文喜剧片。
“一人一牛的约定,只有管虎才能讲出来的故事。”这是评论区里一个影友对该片的评价。
就像是心中有一团火,烧的管虎再也无法平静的接下下一部电视剧。疯狂十年是为了生活,为了找寻,可问题还没有答案,生活还没有尽头,怎么办?
管虎的答案是——更加疯狂!
就在《斗牛》上映获奖的同一年,管虎火速拉拢资金,寻找演员,开拍自己精心寻找的剧本,并终成大戏《谁动了我的幸福》。
不疯魔,不成活。
当一个人怀揣着梦想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法让他忘却梦想的。即便生活的安逸足以让他麻木和沉醉,但梦想不会沉睡,他会在漆黑冷冽的夜里,如同野火般灼烧。
导演管虎,归来!
3.生活和梦想都是同一本书上的书页
叔本华曾说:
生活和梦想都是同一本书上的书页。
但大多数人非要将他们生生剥离。逐梦并非燃烧生活,相反,筑梦只是生活的另一半。
想必,年逢四十岁的管虎,因为梦想而在半夜苏醒的他,在当时未必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梦想崛起精心拍摄的大戏《谁动了我的幸福》这部戏,哑火了。
这部戏当时还蹭上了“穿越”这一话题的热度,可是随着电影上线,这部戏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草草下线,关注者并没有多少。
这让激情似火的管虎有点郁郁寡欢,并且这种郁郁寡欢延续了很久。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抑郁。
但是,抑郁的同时,他终于想通了生活和梦想的关系,生活和梦想就像是一张纸的两边。没有了生活,梦想无以为继;没有了梦想,生活寡淡无味。
他开始尝试再次做电视剧,2011年,战争题材电视剧《女子军魂》上映,首度让“女铁人”题材影视作品走入大众视野,并点亮荧屏,收获好评。
盛名之下,管虎并未忘记自己的初衷,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那些被梦想灼烧着睡不着觉的夜晚,历历在目。
2012年,电影《杀生》开机拍摄,管虎是导演。一部包纳了喜剧、悬疑、黑色幽默为一体而剑走偏锋的“管虎式”电影,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世人皆欲杀,吾心常戚戚。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浓烈的黑色荒诞的剧情开始渲染。杀生,杀那股子勃勃生气,不仅仅能泯灭人性和性命,更能泯灭一个民族的特性和延续。
人们惊奇于导演的大胆和张扬,更被剧中所体现的情节而引逗的又哭又笑又震撼。这也许是管虎对自己调侃的一部剧,但更是对自己“杀生”的一部剧。
荒诞癫狂,辛辣批判。
终究,还是阉割了自己的愤青,让梦想落了凡尘。
只因为管虎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有真正跌落到尘埃里的梦想,才是梦想;高高飘在天上的,只是梦。
《杀生》开拍,同期开拍的还有电视剧《火线三兄弟》,虽然还是国内当时大火的抗战题材,但是“管式风格”再现,让矛盾和冲突在亲兄弟三人的身上体现。
自小走散的亲兄弟三人,性格迥异,命运不同,各人的际遇也不同。他们重聚北平,却没有了亲情的联系。然而,他们最后还是殊途同归并肩抗日,成就民族大义,家国情怀。
只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军人!
紧接着,管虎开拍《厨子戏子痞子》,同样以怪诞的风格突兀的剧情呈现,但底蕴却是解救人民,为国奉献。
厨子戏子痞子三人,怼在一起却只是为了处理两个日本兵,一个拿着枪,一个拿着菜刀,一个拿着手榴弹,平衡相逼之下,疯癫闹场的狂欢表象拉开序幕,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曲线救国”的“愚人谍战”。
还是抗战剧,但管虎个人执导的色彩浓郁,“管式喜剧”风格呼之欲出。
至此,管虎开始圆梦。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管虎在执导了一系列的抗日剧之后,有人给他打上 “抗战剧专业户”、“糊弄人”、“蹭热度”等一系列标签。
刚开始他很是苦恼,因为他不愿意被人打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更不愿意被人看做是赶潮流追热度的导演。
但是生活所迫,他不得已而如此,直至后来,他已经无所谓标签和称谓。在《厨子戏子痞子》中,虽然还是在抗战背景之下,但他所讲述的故事已经不是简单的“你打我、我打你”了,而是将这种民族的冲突聚焦,放在三个小人物的身上,并且让这种矛盾冲突不断加剧、锐化,直至爆发。
对于民族气节和不堪侵略的国家情怀,加诸于三个小人物身上,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心无所碍,信马由缰。
这样,才能够大彻大悟,才能够勘破一切。
从执着到勘破,管虎走了二十多年。
2015年,自编自导悉心打磨的电影《老炮儿》上映,国人沸腾。
剧中人物形象饱满话题众多,连续登上热搜多次,《老炮儿》票房破十亿,揽获五十多项大奖。
影视圈沸腾了,因为《老炮儿》,因为管虎,因为管虎这个“老炮儿”。
毫无疑问,《老炮儿》这部剧简直就是管虎自己对自己人生的发问,更是对自己愤青特质和顽主身份的质疑和缅怀。
而冯小刚的加盟,更是让这部剧蒙上了一层怀旧的气息。
江湖已远,人已老去。
管虎借此发问:所谓江湖和血性,与时代碰撞之后,是否还值得?
而最后的人性温暖,让这一切都画上了句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即便是远离了那个时代,即便是那个时代的人已经老去,但人性温暖,良知还在。这场关于“北京爷们儿的较量”,就此终结。
但是,电影故事终结,“老炮儿”管虎的故事,并未终结。
2019年,管虎获邀参与国庆大片《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管虎与黄渤合作,讲述了一个精心演艺开国前夜,一个小人物为了开国大典顺利进行,对升旗这一事项负责的他,精益求精,最终成功的故事。
还是以小见大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在管虎的手里,却像是有千钧之力,压在每个人的心头,随着剧情推进而欢喜、悲痛、紧张、欢呼。
管虎至此,已然成神。
对于电影,对于人物,对于生活,对于梦想,还有很多很多如家国情怀,如民族大义,如时代特色,如人物悲欢,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喜欢讲故事,他也明白自己的梦想只是梦想,落在了尘土里,还是梦想。但一个国家的梦想,才是真正的梦想。
这部剧,让管虎获得第三届“金色银幕奖”最佳导演奖,这一奖项,含金量极高,可以说是影视界对于一个导演最大的认可。
如果这一奖项放在其他同龄导演身上,可能会喜悦,可能会嘚瑟,可能会就此止步不前。
可是,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没有了悲喜,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冲动,更多是思考和琢磨,是精心的雕琢,是随意的求成。
5.来过,活过,战斗过
2020年8月21日,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上映,热议不断,是为疫情之后的首部影视作品,截止目前,斩获12亿票房。
英雄本无名,寂寂彰大义。
关于抗战电影,管虎已经格外熟练了,但他已经走过了那段执导抗战片寻求市场的时间了。
所以,《八佰》出彩,理所当然。
尤其在于一群小人物身上凸显大气节的故事缝剪,管虎已然手到擒来,左右逢源。
只是如此,还是不够,整个电影前后花费近五年的时间,才堪堪上映,却一再延后时间。终在如今,大放异彩。
故事中的小人物,有些为了生活而忙碌,有些为了逃避而忙碌,甚至有些就是战败之后的逃兵。
但是,当他们退无可退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坚守。
明知道这场战斗最终还是失败,但他们依然坚守;明知道这场战斗不过淞沪会战一个小剪影,但他们依然坚守;明知道敌人气势汹汹,但他们依然坚守。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选择了内心的坚守。
八佰,坚守的中国人的勇气和决心,也坚守着民族的血性和决然。
坚定防守,永不退缩。
也许,在战争之前,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他们面对苦难的时候也会叫苦,在面对朋友的时候也会猜忌,甚至为了生活而苦苦奔波着。
可是,国家危难,他们选择挺身而出。仅一腔孤勇,迎接着敌人的枪林炮雨。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愚昧,是蠢笨。
可是,战争面前,危难面前,不容言说。
这些都是普通人,一如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可是,他们能够为了国家危难而挺身而出,你能吗?
我想,管虎其实也是借着这部剧在质问民众,很多人都自诩聪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可是,往往在大是大非的面前,不需要智慧,需要的就是一腔热血和对国家的爱戴。
明知要死去,但我今晚还要赴山岗。
同时,电影也在着重描述《八佰》中的小人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历史长河中的确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在今天,很多人并不知道上海四行仓库在哪里。
以至于在管虎团队举办发布会的时候,周边观众并不知道四行仓库的历史。
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面对此,管虎说,不!
纵观整个《八佰》都是这样的无名英雄,那个身材瘦削捆着手榴弹等着炸楼的青年人;那个冒死也要冲破桥的突围运输电话线的青年人;那些眼神坚定心无旁骛的冲在第一线的青年们……
我们的确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奋斗过,为了什么而热烈的活过。
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情怀。
他们来过,我知道;
他们活过,我知道;
他们战斗过,我知道。
他们曾不顾一切,他们曾热血抛洒,他们曾一腔孤勇。
我们都知道!
这部剧,不仅仅是管虎对于爱国教育的普及,对于和平年代的遗忘批判。其实也是对于自己的妥协。
我来过,我活过,我战斗过!
那么,无憾!
评论区留言,让我看到你。
来过,活过,战斗过,
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