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孩的教育之钱

小孩的教育之钱

作者: 1c4b406034cd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1:29 被阅读4次

金钱和财富是通往不朽的另一条道路。财富带来的不只是舒适和美感,财富使人感到与众不同,摆脱常人的束缚。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金钱都只是为了交换货物和服务。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提到的:“假设经济人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他的选择都是在合理计算内的。无论消费者选择玉米片还是小麦片,无论投资者决定购买股票还是债券,道理都是如此。”

这样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个人行为都源于对当前选择成本和收益的博弈(虽然人们有时候是无意识的),然后指向最佳选择,也就是说,最有效的选择。

然而,我们人类只是偶尔才像个理性人,且这种对金钱和消费的理性认识不是万能的,因为金钱在人类的宗教仪式和信仰中发挥着原型作用,帮助人们超越死亡。

小孩的教育之钱

数千年前,金钱是作为预示永生的神圣代币从宗教仪式中衍生而来的。在古希腊,家族为纪念伟大祖先而举办盛宴,他们相信祖先拥有永生之神的能力,可以为自己的子孙提供保护、启示和引导。

因此,子孙会杀牛,然后放在烤架上烤制。他们把肉分给每位出席的宾客,将烤架上“剩余”的肉放在火上燃尽,以此纪念英雄般的先祖。烤架上“剩余”的肉品被称为“obelos”或“钱币”[与单词“职责”(obligation)有关]。

外族人可用这些代币加入盛宴。人们热切希望通过交换货物获得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代币。

由于先祖向这些钱币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人们开始崇拜它们。人们通常将这些钱币作为护身符,因为这类钱币被沉浸于英雄般先祖的光辉中而获得特别的力量。

通过这种方式,祭祀盛宴中使用的钱币能够保留先祖的神圣力量。杀牛并将剩余的部分献给先祖,是对过去的致敬。分享祭祀先祖剩余的祭品可使后代获得超自然的能力,确保家族的繁荣。

小孩的教育之钱

最初,人们并不想用金钱购买货物,而是想通过交换货物而获得金钱。金钱是超自然力量的有形资产,而现在仍是如此。在斐济,金钱被称为“tambua”,衍生自“tambu”,意为“神圣”。

在新几内亚,伊里安查亚的Wodani人使用贝壳作为钱币,每个贝壳都各不相同,分别代表一位不朽的人物。纵观历史和各国文化,黄金一直被视作代表永生的宗教象征,并具有很高的价值。

让我们再看下美元的背面:完全是我们信仰的上帝。美元背面的左侧为金字塔,最上方镶嵌着启迪之眼。根据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解释,这象征着上帝之眼在金字塔上方开启,为跃居顶端的人授予永生的权利。

尽管早期人类看重金钱和财富,但他们对辛苦劳作才能获得金钱的行为是不屑的。圣经故事《创世纪乐园》中,亚当和夏娃过着田园诗般的安闲生活,直到他们因获惩罚而被逐出伊甸园:“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自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圣经》明确地将劳作等同于罪恶和死亡。

在古希腊,上流社会将体力劳动视作辱、没尊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强调,大多数人劳作“是为了支持少数人,即精英阶层从事脑力劳动——哲学和政治”。

在《道德情操论》(斯密巨作《国富论》的补充本,知名度稍逊)这本书中,作者发现人们追求财富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为了获得“额外的财富”,满足自己被他人尊重的基本心理欲望,“人们渴望的不是财富,而是财富所带来的尊重和赞美”。

我们死后通过血缘关系,一些幸运者还能继承到金钱和物质财富。积聚财富预示着从相对平等的半游牧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和工业社会转变的开始,在前一个社会中,人们依靠实际能力而获得尊重,而在后一个社会中,人们则较少考量个人成就,更看重威望,而威望主要依靠获取和展示财富来衡量。

小孩的教育之钱

对于土著居民来说,捍卫权利的一个方式就是庆祝节日时互赠礼品,该节日被称为“冬季赠礼节”,是一种奢侈的节日庆祝聚会。正如人类学家Sergei Kan所描述的,庆祝“冬日赠礼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制造出一种拥有源源不断财富的假象”。

数世纪以来,太平洋沿岸——从俄勒冈州到阿拉斯加州,美洲原住民部落成员一直在特殊场合下庆祝冬日赠礼节来彰显财富,展露自己的优越性。随着数月或数年来不断积攒财富,最富有的家庭就会举办节日庆祝会,载歌载舞,演讲朗诵,还会举办丰盛的宴会。

随后,举办庆祝会的家族还会向宾客赠送礼物,包括鱼、肉、浆果、兽皮、毯子、奴隶及铜屏蔽,这个赠送礼物的过程会持续数日。宾客们在主人的甜言蜜语下,总会接受很多礼物,还会品尝很多美食。在欣赏过邻居的财富后,这些宾客不得不举办自己的赠礼节庆祝活动,并馈赠给邻居更多礼物,以此来炫耀富有。这是一场竞争性的炫耀。

在较大的国家,财产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王权和特权的象征。在美国,“炫耀性消费”是镀金时代杜撰出的词汇,用来描述诸如洛克菲勒家族、卡内基家族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等富有家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

小孩的教育之钱

过度消费不仅限于富人,因为我们都喜欢富有的感觉,至少是一瞬间。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财富和永生的关系主要存在于宗教信仰内。

就像古希腊人,美国的早期新教徒,尤其是加尔文教徒,他们将追求财富视作上帝对他们仁慈眷顾的示意。那些未被上帝选中的人(在很多加尔文教徒心中现在仍然持有这样的观点)往往是因罪恶而贫穷。

今天,那些参加五旬节派宗教运动的人仍认可“成功神学”,也称为“信心之道”“健康与财富”或是“有求而必得”。他们追求财富,也挥霍无度,因为他们相信是上帝希望他们变得富有。

伊迪思·布卢姆霍费尔(Edith Blumhofer)是惠顿学院研究所的主管,主要研究美国福音派,“你不用放弃美国梦,只需将此看作上帝的‘眷顾’”。

乔治·亚当斯是一位汽车推销员,他相信这个理论,他卖出的汽车是真皮内饰的福特F-150敞篷小型载货汽车。“这是上帝赐予我的全新一天!”他喊道,“我即将拥有6位数的收入啦!”长久以来,其深层含义就是富有是上帝对我们的特别眷顾(如果不是因为上帝,那我们本身就是上帝)。

小孩的教育之钱

多项研究表明:越是害怕死亡的人,对拥有代表较高社会地位的商品越感兴趣,尤其当他们本身就不太自信时。

在想到死亡时,人们便会预测自己将来能够赚到更多钱,可以花更多钱购买奢侈品,如衣服和娱乐产品。

死亡暗示也会刺激那些自尊心较低的人想要举办奢侈的聚会。死亡的念头让波兰人过于关注硬币和纸币的实际尺寸,也导致他们只去数钱的张数,而不管要浪费多少张相同尺寸的白纸,以此来削减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人们只是根据理性思考来做出经济决策,那这些实验结果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然而,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如果能够控制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控制住对金钱和物质的贪得无厌。

这与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 Williams)对“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人类是一种会死亡的野兽,如果他能得到钱,就会一直买一直买一直买。我认为人类把能买到的东西都买来,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有一种疯狂的希望,即只要能不停购物,生命就能不断延续下去。”

小孩的教育之钱

谢谢您的关注,如有帮助,您可以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 小孩的教育之钱

    金钱和财富是通往不朽的另一条道路。财富带来的不只是舒适和美感,财富使人感到与众不同,摆脱常人的束缚。 传统经济学家...

  • 关于小孩钱的教育

    经常看到很多推文,里面讲的大概是明明家里比较有钱,可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意隐瞒自己的财富,并且说家里很穷很困难。看...

  • 从入胎之始就培养孩子的福德智慧

    现在人都很注重小孩教育,但如何教育好,是个很大的问题。许多人花了很多钱,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才。想要人才,首先小孩...

  • 这儿的空间,没什么新鲜

    暴利的生意,都逃不过几个概念。 赚男人好色的钱,赚女人臭美的钱,赚老人健康的钱,赚小孩教育的钱,赚穷人想赚钱的钱,...

  • 【随笔】要借压岁钱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吗?(七八三)

    听说在《小狗钱钱》这本书里,有借助压岁钱给小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方法,说是可以帮小孩子把压岁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零花...

  • 2018.12.14~黄绿平个人日记

    今晚学习巜家庭教肓与父母教育》之“怎样教小孩: (一)教小孩的方法。(二)教小孩服从。(三)教小孩爱人。 一、教小...

  • 从钱学森之问到钱理群之精致利己主义之呐喊,再看钱颖一之清华改革

    从钱学森之问到钱理群之精致利己主义之呐喊,再看钱颖一之清华改革 一直关注中国的教育的朋友,一定听过钱学森之问...

  • 随笔5

    一个朋友最近给我说他们家教育小孩的方式:小孩主动帮忙做家务,比如扫地、洗碗、洗衣服......会得到几元钱的奖励。...

  • 关于留守儿童

    首先问个简单的问题:“钱和小孩哪个重要?只选其一。”我想百分之百的会选择小孩吧!但我告诉你:错!现实中的答案是钱。...

  • 小孩的教育

    从来没有想过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并不知道以后有了小孩子后自己面临的教育问题!只是知道孩子的教育是小孩在成长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孩的教育之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w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