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头再看一下大文学家兼汉宗正刘向的话“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
以刘向的身份,他如果知道这个“刘氏”具体就是指刘邦的祖父这一支,那么刘向没有理由不说明白,所以,刘向的这句话相当于表达的很清楚,即丰邑的刘氏是是从魏国迁徙而来而“都于丰”,但是并非刘邦的直系祖辈。具体的讲,刘太公并非刘荣的儿子,我们知道刘荣的迁徙承担着非常使命,他不可能是只带着自己的直系近亲家族,而是带着生活在大梁的整个刘氏大族(包括舍、佣人员),刘太公可能就是这一群体中最最边缘的一支,或者和刘荣的大支离的非常远,或者根本就不是一支,只是也姓刘而已。随刘荣来到丰邑,对他们也不意味着有任何意义上的地位提升,同样还是要过着平民生活。而太公和儿子们的低调名字,倒是有可能受到刘荣逃亡的影响,毕竟也姓刘,低调一点免得被当成刘荣一族惹祸上身,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刘邦起事之后,甚至是当皇帝之后,他自己和沛县功臣集团的那些人,都不觉得刘邦的亭长身份平民背景有什么问题,毕竟秦汉之际已经是贵族势力的衰退期。这一认识在整个西汉都没有改变,西汉的几个皇帝,甚至是武帝,也都坦然接受皇族的出身背景。这也是司马迁的《史记》真就可以这么直白的写出来的最大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