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变化带来机会。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YOUR question.
如果仔细读了上周互联网思维的内容,相信各位对于美国零售业大亨COSTCO印象深刻。
美国大部分家庭日常购物,第一个想到的去处就是COSTCO,因为这些家庭坚信,在COSTCO出售的所有产品除了品质一流外,还一定是这个市场上最便宜的。
COSTCO持续了多年的努力,成功塑造了自身的企业品牌;而对于COSTCO中出售的商品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背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优质的企业品牌以及其品牌背书的案例不胜枚举。
口渴的时候,你可能第一个就会想到农夫山泉;买性价比高的手机时,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华为、小米;想吃火锅的时候,可能海底捞立马就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
把上述这些企业放在一起,你会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发展一定符合下面几点或者全部:
1、他们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来塑造企业的品牌。(长期坚持)
2、他们的产品都是行业中成本最低或者较低的。(成本领先)
3、他们在行业中有某些领域、产品或者服务是独树一帜的,并且广泛地被顾客接受和欣赏。(差异化)
4、他们是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中的最佳企业。(聚焦集中)
读过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这本书的话,很容易就会想到后面三点括号中的内容就是竞争优势的三个基本战略。
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竞争优势就是某些方面的独特表现。
当某方面的竞争优势特别突出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让竞争力更加强大。企业品牌的深入人心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今,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更加快速、有效。个人完全可以借鉴企业的经验,在某些领域或者行业内形成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提升个人竞争力,从而树立个人品牌。
借鉴企业的发展战略,个人品牌的塑造可遵循下面三点:
1、持续发表原创内容
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坚持持续发布对于某个领域或者行业的原创、有价值的内容,不断修正并提高质量,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另外,高质量的输出势必需要大量的输入,而能够保持长期输出的个人,一定需要有良好的输入习惯,对个人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
2、有效降低合作成本
以往解决某些领域的疑难问题,最快能想到的就是搜索引擎,但信息量过大,往往花了很长时间也很难能得到好结果;
或者可能会去寻找亲戚、朋友,但选择的范围有限,人情成本也不一定低;
或者就是去寻找专业的机构或者顾问,虽然签了合同,但双方由于缺乏信任基础,不得不反复试探磨合,耗时耗力。
而与长期坚持高质量原创的个人合作,成本就相当低了:
其一、减少了专业的磨合。从个人过往发布的内容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其专业度,因为几乎没人能常年伪装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其二、增加了信任的基础。无偿发布高质量内容,意味着这样的人在没有明确回报的前提下愿意优先表示出诚意。
3、时刻专注垂直领域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贴标签,虽然有点不礼貌,但却是最快、最容易把握他人核心特质的方法。相反,被人贴标签也是最容易让他人记住的方法。
长期专注于垂直领域,就很容易被贴上这个领域某方面的标签,也更容易进行传播。当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够对几个领域保持长期专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那更是锦上添花之举。
总之,变化带来机会,在这个获取信息异常迅速的今天,你是否愿意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迅速打造优质的个人品牌?还是墨守成规地等待机会?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YOUR question.
想想这个周末正在电脑前敲键盘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