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获
竹林深处
又一个423世界读书日到了 ,晚上在微信群中有幸参与了无戒学堂的一个读书分享活动,期间每一位分享者之后,都有热闹的抽奖环节,在第四位 分享者之后 ,我在一众书友及写作爱好者中,幸运的被抽中了,获得了一本邮购的免费纸质书……
我很开心 ,在世界读书日的当天 ,能获赠一本 纸质版的书籍,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啊……
常记得小时候家长们挂在嘴边的, 那些督导孩子们读书的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那个时候,家里有好些封面泛黄了的书籍 ,是那种古旧版的从右往左翻的线装本 ,要竖行阅读的那种;
没上学前 ,我喜欢看连环画 及色彩丰富的儿童绘画 读物 ,那时在幼儿园大班儿学了一些,加上母亲教给的,认识的字儿很有限 ,只能看各类的看图识字 本儿,小学二年级以后,有了五六百个字儿垫底儿,写完作业时 ,就把家里有插图的书都囫囵吞枣 般的 先读了一遍……
那时, 父母的工作总是很忙碌 ,家中只有我一个孩子 ,母亲 也常在休息日 ,带上我 专程在街上的新华书店,为我买回几本儿 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 ,那时买给我的 连环画居多 , 可是儿时的书我看的飞快 ,不到半天时间,就全部都看完了,那时的记忆力 特好,就如同在白纸上 书写 ,读过的每一页的内容,及话语都记得清清楚楚 的……
第一次自个儿买书, 是和几个小伙伴们在清明时学校组织的 ,宝天铁路烈士陵园 祭奠完烈士之后 ,用家长给的坐车买冰棍儿的 两角钱 ,去神武路的新华书店 ,花了一角三分 买了上下两册 《龙梅和玉荣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记得那时 的公交车, 我们乘坐四站路以上 是8分钱 ,一个冰棍儿五分钱 ;两个小伙伴儿家长也各给了五分钱,她俩儿提议 我们三人,每人买一根儿冰棍儿 走着回家 ;
图画书是我买的, 所以说好她们两个先在路上看 ,我回家看;我们仨儿沿着引渭渠边儿,吃着冰棍儿往回走 ,我负责安全,要操心看路上的车辆,那时路上的自行车 和拉货的 卡车很多;
她们两个则 一人手捧一本 儿书 边走边看 ,之后又互相交换着看,不到三站路,她们俩就已看完 了,剩下的两站路,她俩看路,我则边看边走 ,还没走到家,两本书也已被我看完了……
那时,我们时常和小伙伴们之间交换着看 书,我也时常到父亲单位图书室去阅读,星期天或是暑假寒假 ,我一去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的 ,除了中午吃饭 ;没过多久 就把图书室的书凡事能看懂 的,能理解的都看了个遍 ,看不懂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等书籍 也都挨个儿翻了翻 ……
物质 相对困乏的计划经济年代, 家里除了有半导体 收音机,父亲的单位每周在院子里放一次露天电影 之外,我们的业余时间 都用来了看书 ,家里訂有几本少儿月刊,往往是来了以后,不到两天之内就已看完 ,学校也经常在街上的电影院 包场爱国主义电影 ,我想我们的爱国主义情结,也许就是那会儿 种下的吧,
每逢看电影时 , 我们都去的很早 ,为的是在电影院外 租看 自己家没买的 二分钱一本的连环画书……
那时的小商贩, 把买回来的小人书的封 面儿 剪裁下来,贴在牛皮纸上, 像海报一样连成一大片 ,用木格架子 竖在墙根儿 ;对应的小人书用牛皮纸重新包裹了 粘贴在书上 写上书名儿编成号;
我们指着连环画, 要看的哪一本儿 ,小摊贩便递给我们一本儿包裹着牛皮纸的小人书 ,薄一点的大都是二分钱,上下两集的是五分钱, 稍微厚一点儿的是三分钱 ……家里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连环画册,若小伙伴们点的是那些我家有的图书,我就慷慨的让她们全都来我家里看 ……
那时 母亲常常给我两角钱 ,是回来时坐车和买冰棍儿的钱 ,我们常常把钱都看了书 ,时常会吃着冰棍儿 和小伙伴们一起 如同小牛犊反刍般的一路说着笑着 ,聊着书里的内容, 饶有兴致的 步行着回家……
那时候的我们,好像从来没有为写作文发过愁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语文课每周一篇作文 ,还有一篇周记,每天还有日记 ……
一写就是三年 ,直到七六年唐山 地震 ,停课 ,我们被迫住进了防震棚 ……
也许是因为从小喜欢读书 ,看书的缘故 ,有书籍的滋养 ,使得自己的视野也从不局限于生活中 ,小伙伴们都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快乐肆意的生长着 ,我们参加学校的各种运动 ,体操,集体舞,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 ,跑步 ,学音乐,我们兴趣广泛,我们好像无所不能 ……
那时的家长们很忙碌 ,许多同学们的家长无暇顾忌孩子们的作业 ,几乎都是家中大点儿的孩子 ,检查小点儿孩子的作业 ,他们只简单的负责在作业本上签上“家长阅 ”,可家中的“小家长”哥哥姐姐们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行使着自己的职责 ……
记得院子里有几个姊妹多的家庭 ,在暑假时 他们的小家长 ,每天督促弟弟妹妹们 ,按时早睡早起 ,午休后 ,除了写完作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儿外, 家里的 哥哥姐姐们都督促年纪小一些的 弟弟妹妹们 看书 读书 ,还要按照学校的规定 ,写够几篇读后感 ……
因为我的藏书较多 ,自然是伙伴儿们借阅的对象 ,回想起来,有几个小伙伴儿,每每在写读后感时 ,都会让儿时的我帮着他们提炼 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题内容;
一晃多年过去了 ,儿时读过的书 ,背诵的成语 ,看过的文章 ,至今仍记忆犹新 ,一些文章的 内容,语言风格 ,已如同打印机般的打进了记忆的深处 ;这也许就是读书带来的 益处吧,它使得自己多年来思维敏捷 ,想象力丰富,画面感还超强 ;欣赏与理解力也极佳 ……
成家有了孩子 ,读书的习惯仍保持了多年 ,家中母亲喜欢读书,妈妈喜欢读书,孩子每天生活 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而然的 就会喜欢读书了;
女儿说,我是她小时候的骄傲;那时候无论生疏的字,词句 ,成行的生疏古文,还是老师让预习难解的内容,我常常在不翻书的情况下,可以不加思索的毫不费力的 解答如流;
她说,觉着这样才是一个妈妈的常态 ;这也许就是读书带来的积淀吧 ……
我想也许读书是伴随我一生 的 一个习惯及兴致 爱好 吧;
富有诗书气自华 ,愿书籍像精神血液一样,滋润着 我们每一个爱书之人 吧……
2021年4月23日
于世界读书日
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