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妈妈和我说过,妈妈生我时是难产,那时医疗设备不是很好,家里生活也拮据。刚好在我出生这时就有一对年轻有钱的夫妇想把我收买,好让爸爸生活好过些,且有钱给妈妈养身体。爸爸谢绝了他们“钱很快就会花完了,养个人儿,长大了还能说话,帮洗洗衣服。”我的童年就这样幸福的在爸爸妈妈身边度过。感谢父母把我留在身边。
我上有哥哥和姐姐,但童年时光父母也都对我很好,家里有好吃好穿的都先让给我享用。对此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开心,小学时光过得无忧无虑。升初中那年家里起了楼房,我则到外婆家就读初一。那时因为担心不得读书,我把爸爸给我的几百元生活费自己拿去当学费交了。交费后回到外婆家就被舅妈骂了一通“你真的傻瓜笨蛋”之类的话。小姨在学校是老师可以免学费的,现在白白多交了几百元。当时自己就伤心哭泣了大半天,晚饭也不吃就睡觉了。心里暗暗发示,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读书,等我工作有钱了,肯定不寄人篱下。那种委屈的心理现在想想还是久久不能释然。
初三毕业那年6月,爸爸积劳成疾患病住进了医院一个月昏迷不醒,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家里已经顷尽所有了。来过家里的亲戚都劝说妈妈“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长大就嫁人了。现在家里已经是这样了,您说没有道理吗?”那是个周末,我躲在房间里清晰地听着妈妈和亲戚们对话。妈妈“可是她学习成绩好,不给读又怎么行?……”听到着突然心里很难受,在房间里偷偷抹泪,泣不成声。心里顿生愤愤不平,既然生我养我,为什么又供不起我读书,不如当初把我送人养了。虽然有哭泣有报怨心生起,但知道事已至此,我也无能为力改变现状了。只能转换班别完成毕业考,就收拾包袱回家,连参加中考的机会都没有。
回家呆了一个多月实在感觉无聊极至,就出去工作了。挣到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了妈妈一大半,留下小份自己用作电话费和报刊钱。此刻已没有了报怨心,能理解家里经济真的不足于支持我在校的花费。我就更加努力工作,有钱了就去买成人自考书籍,工作之余就每天看书。坚持了两年有余,后因无人指点赐教也就才放弃了。
现在结婚生娃十年来,生活也算是宽裕了。但是种种育儿的问题,也是令我非常的困扰。为什么现在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物欲丰富的当下,却常常闹暴脾气,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求上进,无所谓的样子呢?这样的状况和学习态度,让孩子以后如何立足于社会???带着种种疑问,我在工作之余有闲暇的时间也网络报学了自己感兴趣的家学。希望通过学习能更好的引领孩子成长。
目前学习了心理年龄和自信心的培养,情绪平衡和学习的身心基础课程。虽然进步慢,但我相信只要坚持紧跟上老师的步伐学习,幸福生活轻松养娃的路还远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