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流行,叫做,“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金钱”,而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我认为“知识才是金钱,时间才是力量”。
有一则2017年的新闻,说的是美国有一位叫做薇薇安的女士,想要在自家院子里建一栋房子。而邻居瑞秋却坚决反对,不仅如此,瑞秋还联合其他邻居一起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若是薇薇安建了房子就会遮挡住他们的视野。
后来,这事闹到了法庭上,最终,薇薇安败诉。回家后的薇薇安也没有愤慨或是恼怒,而是默默地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一排树,然后就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一转眼,五年过去,那排树已经长到了差不多有两米左右的高度;又一转眼,二十年过去,那排树已然长成了二三十米之高的参天大树。
事实上,虽然二十年前薇薇安被法院判以败诉,但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在种下那一排树的时候已经赢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树苗可是她精挑细选出来,长势最快的树种了。诸葛亮决胜千里之外,但好像薇薇安更厉害,她决胜二十年前。
看完这则有趣且有料的新闻后,我不禁慨叹,时间力量之巨大。而后,我又进一步思考,既然如此的话,那可否将其应用于自我的成长之中呢?
也似乎立即有一个词,便浮现于我脑海——习惯。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看过一本叫做《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书籍,至于其中的内容,我已然模糊,不过现在再来看这个书名,总感觉其大大低估了养成一个好习惯所耗费的时间。怎么可能!只需要二十一天就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鬼才相信呢!
好习惯的重要性,自然无需多言,可是大多数小伙伴知道归知道,至于做到,则常常另当别论。
这就有点像是人们总是更为重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反之则轻视,甚至是忽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而好的习惯就属于后者。
从小到大,我们都更为看重学习成绩,更为看重荣誉证书,更为看重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因为他们可衡量,可触摸,甚至还可比较。
然而,仔细想来,那些经过日积月累的习惯,比如每日晨读外语的习惯,每日健身锻炼的习惯,难道不比上述种种重要太多太多嘛?
试问,“好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作弊来获得,含金量十足的荣誉证书可以通过欺骗来获得,让人羡慕不已的名校录取通知书亦可以通过重金来够买。那好的习惯该如何作弊?如何欺骗?又,如何拿真金白银来购买?”
再进一步,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若是都可以事先问自己,或是问他人一句,“这事,有没有什么安全注意事项?”想想看吧,此习惯,又难道不比上述种种重要一万倍嘛?
简单来说,习惯即一个人下意识的言行与举止,亦或是思考与感受。而相比来说,可能人们更为看重的是“如何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据我观察,在养成习惯方面,好像我们人类本就有着天生缺陷,因为,我们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又常常低估事物的复杂程度,以及完成一件事情所耗费的时间。
比如,你若是问我,“你觉得你的驾驶技术如何?”
“那当然好喽,怎么也得排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啊。”我大言不惭,却又觉这是事实。
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连侧方位都侧不进去,还谈什么平均水平以上。
如此看来,我觉得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怎么也得在自己起初规划的时间段的基础上,再乘以3,而且这还是最少必要时间。
不仅如此,当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接下来所要做的也并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想方设法的优化它。比如,课前通读一遍课文的确是一种好习惯,而进一步优化的动作则是,将其中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揪出来,牢牢记住,深深印于脑海。
有这样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人人都有很多很多缺点,或是坏习惯。就像是很多小伙伴抱怨的一般,“哎呀,我知道我有很多坏习惯,虽然,我也知道它们不好,可我就是死活改不了啊。”
改不了就不改了吧,人本就无完人不是。可若是人们能通过花费大量的时间,建立一个好习惯,且由于人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排它性,即把时间和注意力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
又,由于好的习惯占据了你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如此,便能大大压缩坏习惯的滋生与蔓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