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丹溪心法》
列位看官,我们今天的话题,从湿热二字说起。

湿热是什么?
它是祖国传统医学里面的致病因素。
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
解救痛风!老祖宗留下两味药,早期应用最好X
在这里,给看官举个例子——痛风。

痛风会怎样?
我们最先想到是脚趾的红肿热痛,同时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它因何产生?
源于“啤酒加海鲜”样的生活习惯。
这类饮食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如今看来是嘌呤代谢紊乱等问题,而古人则根据酒肉之食的性味,以及患者的症状,提炼出“湿热”二字来。
您看,古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形象而质朴。
解救痛风!老祖宗留下两味药,早期应用最好
其实,这湿热也不仅仅是“吃出来的”。
外感湿邪,郁结日久而化热,或者素体脾虚生湿而化热,都会形成湿热。
而且,湿热这东西也不仅体现于痛风一病。
它可以蕴结在我们的中焦脾胃,形成湿热中阻症候。
湿热还可以弥漫上中下三焦,形成湿热弥漫三焦症候。湿热还可以下结膀胱,形成恼人的膀胱湿热症候。
倘若湿热把我们的脾给困住,就形成了湿热蕴脾的症候。
湿热蕴结于大肠,则形成大肠湿热症候。
总而言之,湿热在哪,哪里就遭殃。
不过,相较而言,“湿热下注”所带来的影响最大。
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湿热形成,容易下趋。
流注于关节,就可能形成痛风。
女性的阴道炎、男性的阴囊湿疹等,都和“湿热下注”有关系。
好了。
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痛风的身上。
我们该怎么清除湿热、化解痛风呢?
文说写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元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朱丹溪。

朱丹溪这个人,聪明得很,但是早期努力的方向不对。
他研习什么呢?
研习理学,希望能搞出个名堂出来。
可是搞来搞去,始终不见光明未来,就连他的老师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劝他换一条路子,学医。
在当时,朱丹溪也是人到中年了。
这个时候改弦更张,谈何易事?
但人家朱丹溪觉得,自己有这么多年的学养做底蕴,研究中医恐怕也不成难事,于是就一头钻研下去,后来还拜了罗知悌为师,尽得真传。
朱丹溪真的学有所成了,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他的医术高明到成什么程度呢?
后来他行走杏林,被人称作“朱一贴”,就是说他开药之后,患者不必复诊,吃了就好了。
朱丹溪在中医历史上,乃至整个东亚传统医学历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这么厉害的人物,对于湿热下注这件事,自然早有体认了。
所以,他拟制了一张古方,只用区区两味药,就化解难题。
这就是妙用黄柏和苍术。
组方如下——
黄柏、苍术,各15克,水煎服,或者二药取等分,研细末搅拌均匀,每次服3到6克即可。

上述用量,是我们参考目前中医《方剂学》教材里面而展示给大家的。
此方源于哪里呢?
源于《丹溪心法》。
此方叫什么?
有名字。
现在,让我们集中精力,看看这苍术和黄柏,到底是怎么为我们清除湿热的。
方才说过了,这办法主治湿热下注之症。
请大家仔细体会“湿热下注”这四个字。
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病因有湿邪。
第二,病因有热邪。
第三,病位在下。
好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找一味药,既能清热,还能燥湿,同时入下焦。
找谁呢?
找黄柏。
解救痛风!老祖宗留下两味药,早期应用最好
黄柏,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同时入肝肾二经,直入下焦,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接下来看苍术。
我们知道,这湿热从哪里来的?
除了外界因素之外,问题根源在我们的脾。
脾虚,容易生湿。
有了湿,才会生热。
如果能把脾调好了,使得生湿的根源被切除,那么湿热自然无从出现了。
用什么呢?
就用苍术。

苍术苦温燥湿,健脾助运,治生湿之本。
它恰好可以帮助我们。
解救痛风!老祖宗留下两味药,早期应用最好
其实,这苍术和黄柏搭配,奥妙远远不止上面说这些。
就拿药性来说把。
黄柏性寒,苍术性燥烈。
两者配合在一起,不但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因为面对湿热之邪,如果只用温燥之法,恐怕助长热性。
如果一味清热,则寒凉之药属阴,容易助长湿邪。
但是,如果把黄柏和苍术配合起来,则可以兼顾左右,两全其美。
因此,这苍术配黄柏,乃是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痛风的良方。
应用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加减。
比较成型的方剂,
比如说苍术、黄柏、川牛膝、防己、当归、赤芍、桑枝、独活、萆薢、络石藤各10克,银花15克,生薏苡仁20克。
再比如苍术、黄柏各12克,川牛膝、延胡索、当归尾各15克,蒲公英20克,地龙、山慈菇各12克,滑石30克,水煎服。
这些,都是在苍术、黄柏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然,如果辩证准确,单用这苍术和黄柏,也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患者的主要表现,再说一遍,就是关节红肿疼热痛,同时往往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解救痛风!老祖宗留下两味药,早期应用最好
不过,清利湿热之法,对于早期、急性期的痛风患者有用,如果病程日久,兼杂其他病机,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苍术配黄柏,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清利湿热的妙方。
除了痛风,湿热下注所导致的其他疾病,比如带下、阴囊湿疹、风湿、类风湿等,都可以用它调治。
它是中医方剂学、中药学里面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继承。
苍术黄柏丸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苍术黄柏丸
别名苍术防己丸
处方苍术、黄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槟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脚气,湿热食积,痰流注。
用法用量苍术防己丸(《明医指掌》卷六)。
血虚,加牛膝、龟板;肥人加痰药。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医统》卷三十六引丹溪方:苍术黄柏丸
处方苍术、龟版(酒炙)、白芍药各等分,黄柏(酒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后脚弱渐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以四物、陈皮、甘草汤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丹溪方
网友评论